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掘土寻鞭 皆学问

  ■旷立德

  过了大雪冬至,即使是地处湘南衡阳,也真的让人觉得很冷了。寒风吹起,霏霏冷雨夹着冰屑,铺天盖地而来,沁人入骨的冷气,让习惯了炎热温暖气候的南方人躲在室内的火炉前,不敢外出。

  一觉醒来,屹立在远处山峦间的松竹的枝梢上,隐隐地泛上一层白色。南国的雪,如浅尝辄止的小资,远不如北国大雪的厚重。昨天晚上,什么时候开始下雪,什么时候又停雪了,都不知道。道路上,池塘边,都看不到积存的雪,只有人家的屋顶、远方的山峦和植物的叶面上才浅浅地存了些雪。总之,一年当中能有一两次遇见雪,对南方人来说,总是一场新奇和惊喜。

  正沉吟间,邻居的大哥老黄,穿着长筒靴,肩扛一把锄头,腋下夹一纤维袋,冲我说:“别看了,上山挖冬笋去?”见我呵手犹豫的样子,他又补一句:“挖冬笋身子暖和,一点也不会冷的。”这一句话,直接说得我心动了,于是,我也立马换上了和他一样的装扮,向竹山走去。

  一路上,除了冰凉的山风从脸颊前呜呜吹过外,山路上鸦雀无声,人迹全无。不时有压在树枝上的残雪被风吹落,砸在林子里低矮的灌木丛里,发出窸窸窣窣的响声,让人误以为有动物在林子里走动。也有吹落的积雪砸在我们的头上和膀子上,冰凉的雪渣溅进脖子里,让我感到刺骨的惊悚。

  一边爬山,老黄一边教我寻冬笋的法子:远处看竹叶,大凡生笋的竹,大多竹叶浓密,青绿的叶片,内夹数点黄叶,那叶虽黄却轻易不落。因为,竹叶青绿浓密,说明竹有气力,生命力强,养分吸收得多,而那夹着的几片黄叶,正是因为结了冬笋后,消耗了养分才变黄。近处看竹龄,两年生的竹才结笋。两年的竹,被老黄叫做“母竹”,因其根系发达,能较多地为竹提供养分,利于结笋。“母竹”有个特点,它往往皮青而节短。其次,挖冬笋还需要观察竹鞭的生长方向。竹喜疏松、肥沃、多腐殖质的土壤,根系一般都会朝这个方向生长。还有,竹身植株略倾的方向,往往是竹鞭生长的方向。

  照着老黄教的方法,我生平第一次学着挖起了冬笋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一个小山沟里找到了几株与老黄教授挖冬笋方法时所说的结笋竹相似的母竹。接下来,铁锄起落,采挖冬笋正式开始。我精神一振奋,刚刚所学的招式、禁忌也全忘了,只管凭着一身蛮力,甩开膀子在竹林里横挖直垦,在一阵忙活后,在一条竹鞭下挖出了两只躺在泥土中、足有半斤一个的麻色冬笋。顿时精神再次大振,挥锄更频。可惜后来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忙了半天,只挖到一只茶杯口大小的竹笋,人却累得浑身虚脱。回望被我挖过的地方,一片狼藉,挖断的竹鞭、杂树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像是被野猪拱过。

  下山回家时,这一幕恰好被老黄看见了,他沉下脸,严肃地对我说:“老弟啊,冬笋可不能这样挖,你这样把竹鞭全斩断了,这竹别说结笋了,连活下去都难。挖冬笋一不能斩竹鞭,二要把刨开的土填回去。你爱竹山,竹山才会回报你。”说完,他在我挖过的地方全部把土掩好。

  老黄的话让我羞愧不已,我深深地后悔自己刚刚不负责任的行为。这让我记起了曾经读过的一句诗:“掘土寻鞭皆学问,挥锄谈笑趣无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元旦访培元塔
省市诗联名家 走进怡海采风
掘土寻鞭 皆学问
小 寒
给奶奶暖脚的那些时光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掘土寻鞭 皆学问 2024-01-05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