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元旦访培元塔

  ■朱松生

  元旦,在期待中悄然而至。

  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传统”情结很深的人来说,我更看重的是春节。我总觉得,农历大年三十除夕夜的第一声钟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辞旧迎新。

  元旦的常宁,街头有些清冷,天气虽不太冷,可冬日的北风还是让这个南国的小城有些纠结。

  妻说,在家围着个火炉总不是个事儿,人会变得更慵懒。难得的元旦假日,到外面“踏踏冬”是个好主意,也不失诗意和浪漫。我说,那,咱去看看培元塔吧。

  常宁城西北的培元古塔,像一个梦中的斗士,远远地耸立着威武的身姿,静静地守候着一方流逝的岁月,厚重的历史感让人虔诚。

  从很大意义上说,培元古塔是这座城市的象征。你可以忽略这座城市,但你一定不会忽略这座古塔。它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积淀。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还有什么比“历史”和“文化”更为弥足珍贵的呢?

  然而,对于这座举目可及的古塔,我内心总有一种负疚感——我不是这座古塔的虔诚者。怎么说,我也在小城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可是我却一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光顾古塔。在我心中,古塔只是少时残缺的记忆。

  我生在小城的最北边的乡下。第一次进城,父亲告诉我:你只要看到塔,就到城里了。幼时的我还不明白,其实父亲同时传达给我的还有方向和镇定——只要看到塔了,就不会担心错失方向。

  一路上,我走得很缓很缓。古塔在我眼里,也缓缓地由模糊而变得清晰。而在我心里,我却一次一次的责备着自己。因为工作,我曾多次从古塔下经过,然而我太匆忙,匆忙得只能对古塔投去深情的一暼。

  近了,终于近了,古塔的英姿在我眼里一览无余。

  已不需要对古塔作过多的介绍了。小城的人大多都知道,古塔的倡建者是清同治安徽巡抚唐训方,唐曾追随湘军首领曾国藩,为湘军悍将,乃本邑历史知名人士。建塔年间大约是清同治五年(1866年),建塔初衷乃是因风水需要,为的是“固山川之元气,培邑中之人文”。

  立于塔前,人是不得不怀古的。因为天冷的原故,到这来的人实在不多。塔门紧锁着,塔内的风景不得一见。当然,这并不影响观景的雅兴。只要能近距离触摸古塔,就是内心最大的心愿。摸摸塔砖,看看塔身,感受一下历史的风云和变故,就是最大的收获了。

  俯视塔下的宜水河,有种居高临下的豪迈。一方秀水依山而过,一座古塔临水而立,这风情风水实在妙不可言。难怪官至巡抚的唐训方将这方宝塔建于这方宝地。“固山川之元气,培邑中之人文”,道理正在其中。

  塔下的宜水河太秀!或许也只有这般灵气的秀水,才配得上这般英姿的宝塔,才对得住分分秒秒、日日夜夜、岁岁年年守护佑泽宜城的培元塔啊!

  临水而仰望古塔,有种神圣和庄严的情感,会让人体会到什么叫做亘古不变,什么叫做矢志不渝,什么叫做一往情深。培元塔从历史走来,向未来延伸,一个多世纪的坚守,它只做一件事:呵护这方水土,佑泽这方黎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元旦访培元塔
省市诗联名家 走进怡海采风
掘土寻鞭 皆学问
小 寒
给奶奶暖脚的那些时光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元旦访培元塔 2024-01-05 2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