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衡阳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演绎了“八百里衡岳开生面,五千年文明焕华章”的文化气象。为持续擦亮衡阳的历史文化名片,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全力助推“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凯歌勇进,市政协应势而动编撰了《“石鼓书院大讲坛”衡阳文史专辑》。静下来细细赏阅,一种亲切感、获得感、认同感在内心深处油然而生:这是“软人文”的“新活化”,出的是文史专辑,读的是悠长历史,懂的是最美衡阳,堪称为衡阳文化建设做一件有功德的事。
该专辑结合衡阳文化工程“石鼓书院大讲坛”栏目,主要筛选栏目中有关解读衡阳人文历史的优秀篇目,收录关于衡阳的历史文化、湖湘精神、名胜古迹、艺术天地、风土人情、红色印记等讲座内容,辟有六个篇章。
第一篇为“山水性灵”,有《名山胜水话衡阳》《衡阳地理中的国学传承》《文学地理学上的衡阳》《衡阳八景话今昔》《此日驱车马迹桥——潇湘诗意在衡阳》等选文,让衡阳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既有清晰、可感的形象,又有丰富而独特的意蕴;既是远方和归思,又是风物和美的念想。第二篇为“风物艺苑”,有《古典十大名曲,衡阳独占其三》《雁城说雁》《衡阳地方民俗》《民国衡阳书画现象》和《风雅石鼓——诗说千年的精神底色》,这是衡阳悠远文明的生动注脚,也构成了衡阳市今天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和底气。第三篇为“湘学重镇”,有《城市和文化》《理学鼻祖周敦颐在衡阳》《船山精神的伟大力量》《衡阳文化转型从封闭到开放》和追述船山特辑《王船山诞辰400周年》,让人们发自内心地感到衡阳对湖湘文化在起源、发展、勃兴及延续上贡献之大、影响之深,“蓝墨水”上游浓浓的文化气息俨然就在鼻尖。第四篇为“名人荟萃”,有《纸圣蔡伦》《李泌与南岳》《状元何克明、彭浚》《一代清官彭玉麟》《唐群英的家风家训》《衡阳籍革命先驱中的“双子座”》《教育名家何炳麟》《一代“诗魔”洛夫》《话说衡阳才女琼瑶》,这些古今名流只是衡阳籍俊彦翘楚的代表,正是众多精英让衡阳星空更加熠熠生辉。第五篇为“古今传奇”,有《南岳衡山与禅宗文化》《衡阳与湘军传奇》《衡阳保卫战》等史实轶事,细说了衡阳的宗教文化、湘军文化、抗战文化。第六篇为“红色记忆”,有《伟人毛泽东的衡阳足迹》《符定一和毛泽东的师生情》《政工元帅罗荣桓》《铁血男儿夏明翰》《雪域高原上的名将谭冠三》,这片红色大地上的血脉、红色旗帜上的故事、红色历程中的志士,都镌刻在如歌如泣的历史长河中,已转化为穿越时空的信仰之力。
《“石鼓书院大讲坛”衡阳文史专辑》生动展示了衡阳文化秀外慧中的双重风景,虽然有一些补阙挂漏或其他值得商榷之处,但瑕不掩瑜却是事实,抛砖引玉意图达至。因为,它足以引领人们品鉴衡岳大地万年“风”的绿色、千年“雅”的古色、百年“颂”的红色,品读天下南岳、世界船山、红色衡阳,品味衡阳文源之深、文脉之广、文气之足,映衬了“苍山不墨千秋画,流水无弦万古琴”的文化图景,无疑是一部气势磅礴又饶有趣味的人文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