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小青
现在的社会生活,方方面面都离不开电力。公路是社会生活的血管,电力就是社会活动的神经。近年来,我市对农村电网建设和改造进一步加强,农村电网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仍旧存在电网结构薄弱、电网线路陈旧、电压质量差等问题。
对此,市人大代表、衡南县泉湖镇建伟村党支部书记彭美纲建议,加强我市农村低电压网改建。一方面要扩大供电能力,对农村供电能力不足的已改造的电网实施升级改造,解决农村边远地区供电半径长、电压低、线径小、配电容量不足、配电不在负荷中心等问题,提高供电质量和供电可靠性,为农村提供更可靠、更安全、更经济的用电保障。
另一方面,针对设备老化、设备过负荷、变电站布点不足、线径过细等问题,按照新的建设标准和要求,通过加密供电设施、更换老旧设施等措施保证供电容量、电能质量,逐步使农村用电更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