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钱辉) 简朴清雅的小区里,成群的孩子在嬉闹、奔跑;洁净的柏油马路上,结伴而行的游客在闲逛;文化广场上,居民三五成群聊天说笑;残荷摇逸、流水潺潺、荷塘长廊古香古色……寒冬时节,走进常宁市西岭镇石山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和美乡村的景象。
半山腰上,一幢幢民宿房初见雏形,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房屋主体安装、上山台阶硬化施工等。“这是村里新打造的石山尚民宿,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在建共5栋,基础设施基本完善,预计12月底可以营业。”村党支部副书记张海生介绍,该项目由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发,建在枳壳产业基地里,是集乡村休闲游、民宿、餐饮、儿童游乐场为一体的综合休闲度假区,建成后预计年均接待游客10万人次。
石山村位于大义山脉,山上多岩石,土地贫瘠,被村民自嘲为“石头村”。近年来,该村全面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硬化入村道路,打造了种养基地、石山地质公园、幸福菜园、百亩荷园等特色农业项目,通过成立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发展种养产业和乡村旅游。昔日的省级贫困村蝶变成国家森林乡村、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省乡村旅游重点村。
乡村旅游持续升温之际,石山村周密规划、科学布局了“六园”(荷花园、生态果树园、火龙果园、石山地质公园、儿童旅游娱乐公园与健身休闲娱乐园)“一街”(民俗风情街)。其中,依托荷花园长廊景观灯饰和火龙果园灯光打造的网红打卡点“石山夜景”,年均吸引休闲观光游客15万人次,带动村民增收30万余元。
“游客多了,配套服务必须跟上,才能留得住‘回头客’。”村党支部书记李孝田高兴地说,早期的民宿已满足不了旅游旺季的住房需求。目前,该村在打造2000亩的集星空民宿、帐篷营地、特色餐饮、儿童游乐为一体的休闲山庄,争创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
以“农”兴“旅”,以“旅”促“农”,石山村已经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多业态共存的新局面。由村党支部创办领办村集体合作社,采用“村企联建”方式,实行“产业联盟指导员+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投资230万元建成了无渣生姜、中药材、莲子等农产品深加工的乡村振兴车间。2021以来,乡村振兴车间收购农产品,带动周边村种植户创收150万元以上,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以上。2022年,村集体经济收入90余万元,带动村民劳务工资增收16万余元,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共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