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携手合力,把网络戾气关进笼子里

  ■乐   兵

  近日,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清朗·网络戾气整治”专项行动,从严打击恶意攻击谩骂、挑起群体对立、宣泄极端情绪等突出问题,坚决惩治一批违规账号、群组和网络平台。这一系列举措旨在遏制网络戾气传播扩散,切实保障广大网民合法权益,维护良好网络生态环境,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健康积极、和谐友善、清朗纯净的网络空间。

  “网络戾气”是笼罩在网络空间上的一片黑云,对社会秩序和群众安全造成严重伤害。近些年来,网络戾气越来越重,网暴行为时常发生。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随意谩骂和人身攻击,成网络空间的戾气,助推网暴形成,不仅伤害了个体的尊严,也破坏了社会和谐。

  消除网络戾气,法律不能缺席。近些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来治理网络问题,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网络暴力、网络戾气的法律监管和打击力度,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多项法规和政策文件,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和约束,为消除网络戾气等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政府也积极加强对网络服务的监管和管理,对于发现的网络暴力、网络戾气等信息进行及时处理和惩处,维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消除网络戾气,各大网络平台责无旁贷。网络平台需要流量,这无可厚非,但流量应该是积极健康的流量,而不是靠谩骂来获取流量。近年来,国家鼓励和支持互联网企业加强自律,主动治理网络暴力等行为。事实上,各大网络平台也采取了一些实在的措施,如要求“网络大V”在前台展示真实姓名等,也获得了较好效果。现在有必要进一步巩固深化整治成果,对那些歪曲事实、造谣生事的网络信息,该删除的删除,该封停账号的封停,不让戾气在网上传播。

  消除网络戾气,需要亿万网民齐心协力。广大网民既是网络戾气的受害者,也是整治网络戾气的生力军。建设网络清朗空间,最终的落实还需要每个网民都积极参与、从我做起,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广大网民要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网络行为规范,要用好手中的“麦克风”,做正能量旗手、不做负能量推手;要保持阳光、乐观心态,不在网络里散播怨气、怒气,也不为戾气所困扰;要严格自律,不做戾气的散布者,不为戾气推波助澜。文明用网、文明上网,积极参与举报投诉,共同抵制网络戾气,共同推动网络空间共治共享,共同营造“心平气和”的良好网络生态环境。

  “事辍者无功,耕怠者无获”。共治清朗网络空间,共享美好精神家园,需要政府、网络平台、广大网民等各主体共同参与、共同治理,把网络戾气关进笼子里,汇聚“清朗”网络向上向善之力,还网络空间一片晴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携手合力,把网络戾气关进笼子里
开屏广告乱象亟待立法“开刀”
让一线职工疗休养 充满温情暖意
别让老人成骗子的“提款机”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携手合力,把网络戾气关进笼子里 2023-11-23 2 2023年11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