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灵
2019年,我和妻子来到衡阳打工。刚来衡阳时,我们入职了同一家公司。妻子在流水线上做普工,我当了一名保安。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那天,妻子在工作时不慎伤到了脚,当即就被工友送进了医院。当时正值夜班的我接到电话通知后,心急火燎地往医院赶,不料通过一个十字路口时,被一辆私家车撞倒在地。可车主为了逃避责任,一溜烟逃之夭夭。而我出车祸的地段并未安装摄像头,又无目击证人,追寻肇事车主一时也就无从下手。
无形的压力让我心力交瘁,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蒙蒙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素昧平生的王哥向我伸出了援手。
王哥是衡阳本地人,和我们房东是邻居。这天,王哥突然带着两个人来到我的病房。他们提着营养品和水果,对我嘘寒问暖,询问我的身体状况,临走时又给我留下一个装有现金的信封,并嘱咐我一定要积极治疗,早日康复。
我这时才知道,原来王哥是一名人民警察,同时还是一名党员,又是一名关爱外来务工人员组织的发起人。听闻我的事情后,他第一时间就发动大家为我紧急捐赠了一笔善款,用于我和妻子的医疗费。
我们萍水相逢,两个普通的外来务工者,在最困难时王哥主动向我们提供帮助,无异于雪中送炭。
我紧紧地握住王哥的手,不停地道谢。妻子更是情绪激动,几度哽咽。
在我和妻子住院期间,王哥还单独来过一次,探望我们的病情,安慰我们不要着急,安心养伤。
好在我们两个人的伤势并不严重,很快就康复出院。出院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进王哥的家里,当面向他表达感激之情。王哥看我们伤势痊愈,十分高兴,切了一只大西瓜招待我们。我觉得,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甜的西瓜了。
那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很多人的人生轨迹。
我站在阳台上,百无聊赖地往楼下的小区入口望去,那里早已布置了监控点。在那些忙碌的身影中,我发现了一双熟悉的眼睛——我的邻居王哥!王哥穿着志愿者的衣服,戴着口罩,正在给出入的人员测体温、放行。看他那熟练的动作,很显然不是第一天“上岗”了。在这人人自危的时刻,王哥冲在了最前面,为小区筑起一座安全的堡垒。
我觉得,不管怎样,我都最起码应该给王哥发条信息,让他注意防护,保护好自己。
想了一下,我掏出了手机。直到这时,我才发现王哥的微信头像和个性签名都有了变化。他的头像是一张合影,他和战友们都穿着笔挺的警服,帽徽闪闪发亮,大家扯着一条写着“抗疫先锋队”字样的横幅。签名也变成了“再寒冷的冬天也总会结束,再迟到的春天也终将会来到”。
那一刻,我被感动了。此时的王哥在我的眼中,就像金庸笔下那些扶危济困的大侠。我瞬间读懂了王哥以往的所作所为。
也就是在那刻,我决定要继续自己的衡阳之旅。只是,我的人生目标已不再是简简单单的改变现实生活状况——至于是什么,聪明的您已经猜到了,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