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夷
深圳“90后”小伙海漄火了。不仅因为他的作品《时空画师》一举夺得2023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还有获奖后没多久他就按时出现在了工位——“周一该上班就上班”,成为一桩美谈。
这部作品是入围该奖项的唯一一篇中文作品,能够获奖在作者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从大环境看,它契合并顺应了当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热潮。在当代中国科幻创作的浪潮中,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故事的做法越发受到作者和读者青睐。一方面,这是个人想象力边界拓展的过程。如何把民族记忆、民族故事转化成全球同行的“科幻语言”,值得创作者们深入探索;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再发现的过程。正如海漄所说,某种意义上,历史科幻不是为了寻找一块新异域去探险,而是从这生于斯长于斯的文化中重拾那些可以打动我们、打动全人类的东西。正是如此,在世界科幻大会征集的“幻享未来”科幻作品中,不仅有赛博朋克风格的城市、浩瀚的宇宙星辰,而且还有神秘的古蜀历史、中式未来科幻世界。由此可见,文化底蕴深厚与科幻氛围浓厚是可以相互赋能、相互转化的。
事实上,我们所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过程。科幻,也恰恰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一个连接点,通过作者匠心独运的安排、书写,传统文化便成为一种创作源泉、一种源头活水,为作品展开提供了充足养分。无论是刻意为之的选择,还是顺其自然的结果,闪烁其间、值得称赞的不仅有文化自信,还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