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林
实现智能化教育全覆盖,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的基础工作。重视幼儿及青少年人工智能素养的提升,全面激发青少年智能潜能,是有效推动我国人工智能向纵深发展的前提。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改善教学、提升学习成果,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但重视青少年对于人工智能运用能力的提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教育的育人功能,全面提升青少年的人工智能素养,则更具有深远意义。
从小抓起,搭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十分重要。青少年智能教育与高校有所不同,不可能像大学相关专业那样写代码、编制应用程序等,而是要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通过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和创新能力。小孩子对电子产品有天然的悟性,相信许多成年人都见识过,这说明智能产品适应他们幼稚的灵性。智能教育要趁早,并非是一厢情愿的拔苗助长。
青少年智能教育是提高多学科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智能教育,其实就是在做思维锻炼。不管是钟爱人文社科还是理工科,智能教育都可以帮助提升综合素质。从小培养工程思维,会有利于以后在多领域发展。智能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关涉人工智能时代一个国家的话语权,这是积聚核心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选择。在顶层设计上,应加大人工智能教育的推动力度。
智能化教育需要跨学科师资,既懂教育又懂智能技术。当下人工智能人才基本都集中在互联网数字企业,教育对他们来说是短板。而现有师资力量,有相应智能技术背景的并不多见,这使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心有余而力不足。青少年智能教育要普及开来,一方面要有系统的课程规划,再一方面需要加大师资的培养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