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客黑名单不能一“挂”了之

  ■焦宇欣

  7月21日,因为向大熊猫吐水、拍打大熊猫兽舍玻璃等不文明行为,两名游客被宣布五年内禁入成都熊猫基地。这不是成都熊猫基地第一次宣布禁入游客,今年5月,该基地已经宣布了14起游客不文明行为。近年来,国内多个景区都宣布对严重违规的游客执行禁入政策,将其列入不文明旅游“黑名单”。

  早在2015年国家旅游局便出台《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用于记录管理全国游客不文明行为,社会上称这种记录为“黑名单”。但“黑名单”并未完全遏制不文明现象的发生,不只在动物园,平时在高铁、飞机、旅游景点等地方我们都能看到有不文明行为。

  正所谓“扬汤止沸,不如去薪”,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解决游客不文明问题,真正杜绝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绝不能一“挂”了之。从短期看,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游客“黑名单”后续管理和追责惩戒工作。各部门应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联动,形成“一处受罚,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工作机制,必要时实行法律约束。长期来看,仍然需要做好全社会民众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升全体国民素质。如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文明教育,倡导文明旅游,通过宣传片、公益广告、宣传标语等形式对大众进行长期教育。只有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升国民素质,让大家从心底杜绝破坏名胜古迹、旅游景点、伤害动物等陋习,不文明旅游才能真正被杜绝。

  总之,建立游客“黑名单”,既要有“名”也要落“实”。只有让不文明行为人真正感受到不文明行为带来的后果与限制,并为此付出了代价,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觉文明出游。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感应衡阳“慈”场
世相浅见
保护消费者的“差评权”
关闭“生鲜灯”,亮出真本色
游客黑名单不能一“挂”了之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游客黑名单不能一“挂”了之 2023-07-25 2 2023年07月2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