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日,南京一架飞机因天气原因延误6个半小时,让乘客焦急等待。然而,就在登机前,乘客们却惊喜地发现,工作人员为延误造成的不便给予了补偿。有乘客表示,拿到钱心情好多了。这个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让乘客们的怨气瞬间消散。
点评:乘客购买飞机票,等于与航空公司签订了消费“合同”,就该正点将乘客送达目的地。飞机延误相当于航空公司单方面违约,乘客理应获得合理补偿。因此,飞机延误补偿不仅要成为常态化,还不能忽悠或糊弄乘客,应当根据现时生活消费水平,适当缩短补偿时限和提高补偿标准,或制定全国相对统一的补偿标准,让乘客能自行算出该获得的补偿数额。总之,补偿不是施舍,多一分补偿,少一分不满,飞机延误引发的纠纷将很容易化解,乘客大闹机场也就不会上演。
2.预算4万元,必做的整容项目是埋线做双眼皮+打玻尿酸;如果预算足够,隆鼻问题也要“搞定”——这是北京某中学高三毕业生马某在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的暑假新目标。谈及整容的原因,她坦率地说:“变美了,运气都会好一点。”
点评:别看报道中的马同学在受访时如此坦率,其实她流露出来的是“容貌焦虑”。相比容貌焦虑,宣扬畸形审美观更加可怕。殊不知,身心尚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过早走上医美整形的道路,不仅容易在生理上受到伤害,还容易被畸形的审美观带偏。需要让孩子们懂得:相比于追求术后效果过于明显的整形手术,自然之美更符合人们对个人身心健康的追求。“我就是我”,客观来说,社会审美尊重个体的独特之处,追求天然的美丽,而非被塑造的标准。学校、家长等要合理引导,让孩子充分、详尽了解风险,让孩子们美得自然,美得其所。
3.今年夏天,全国多地连续高温,让人们体验到了炎炎夏日的“烤”验。然而,对于不少男士来说,这个夏天却有着一种新的困扰:在烈日炎炎下,是否应该打伞防晒?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问题,却引发了数万次的讨论,登上各大平台热搜。
点评:首先,应该明确的是,打伞并不是一个性别特权,而是一种个人选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烈日下打伞都是为了防晒和保护。在这个意义上,男性打伞并没有什么问题。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男性打伞话题的争议,是社会对于性别问题深度反思的反映。我们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来看待这个问题,尊重每个人的选择,让每个人都能够按照自己的真实需求去生活,去选择。只有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两性条框束缚的危害,才能让男性和女性都有更多的自由和选择。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