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月13日,“走进北京大山深处的最美图书馆”登上热搜,该图书馆名为篱苑书屋,位于怀柔大山之中的交界河村。框架结构的木屋,周边全是玻璃,外立面由一层枯枝柴杆包裹,暖暖的阳光透射进来,洒在书屋内,营造出一种安闲舒适宁静的感觉,人们纷纷怀念起捧一本书阅读的时光。
点评:担忧“最美图书馆”成为打卡胜地,丧失本来功能,看起来不无道理,现实中也的确发生过类似的情节。但是,解决之道恐怕不是“因噎废食”,因为这考验的是管理方的智慧和能力。另外,“网红效应”往往也只是一时的。纯粹为了“打卡”而来的人,长远来看终究会慢慢变少。至时,留下的更多的将是真正的读者。图书馆,一个城市最安静的角落,却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大山深处的图书馆是为大山里的求知者而准备的眺望世界的窗口,给山里的居民创造了更多了解知识的机会,值得支持与呵护。
2.日前,以青年为主要用户群体的哔哩哔哩发布《bilibili青年兴趣趋势观察·2023春季篇》,梳理了社区内众多青年兴趣文化,并选取了10个高增速的兴趣点,livehouse、手工流沙麻将、大熊猫等都上了榜。其中有一个兴趣热点趋势很有趣,叫“精神老年人”,即有一副年轻人的皮囊,兴趣爱好、消遣娱乐、生活习惯却像老年人。
点评:“精神老年人”不是“精神小伙”的对立面,亦不等同于暮气沉沉。从几年前的流行语“我还是个孩子”,到今天的“精神老年人”,个体生活状态、行为偏好之变,折射出的是这一代青年的多元世界观。爱好的目的本是愉悦身心,不需要用标签化的定义去衡量,也不必用年龄和群体进行划分。在快节奏与慢生活之间寻求平衡,积极地过好属于当下的生活,这本就是一个可喜的现象。
3.又是一年毕业离校季,最是此时真情在,同学聚餐、青春联谊、师生赠言…… 然而,在一些高校校园里,泪流和狂欢之后,摆在后勤保洁叔叔、阿姨面前的则是凌乱不堪的宿舍、堆满丢弃物品的楼道、肆意涂鸦的墙壁等,让人唏嘘不已。
点评:近年来学生毕业离校,垃圾遍地似乎已成为一个“通病”。其实,不要小看一个小小教室或寝室的卫生打扫,这也是折射我们毕业生文明素养的一面镜子。笔者以为,“文明离校”,这不仅是作为一名毕业生最起码、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毕业离校前的“最后一课”。笔者衷心希望每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都能从我做起,从不随意涂鸦、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做起,做到“文明离校”,从而给母校留下一份最有意义的“告别礼”。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