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 鸟
燕子是亲近人类的动物之一,它的独特之处是有骨气,不乖乖接受驯养成为宠物。燕子呢喃或啁啾鸣唱,总给人一种温暖与希望。它象征春天。我至今仍记得刚上学时,梳着一条油亮麻花辫的马老师教我们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家乡每年春夏,会有很多的燕子在屋檐下筑巢,与人比邻而居,大家亲切地喊它们为“家燕”。乡间习俗,燕子有灵性,选择谁家屋檐筑巢,谁家就是善良有福气的人家,大人孩子都不会伤害它们。家乡的燕子全身蓝黑色的羽毛,闪烁着金属光泽,腹部白色,体型大小与麻雀差不多,但比麻雀灵秀得多。燕子翅膀狭长,飞行伶俐,尾巴分叉像把剪刀。读诗时,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我都会在心里改为“不知细叶谁裁出,燕子尾巴似剪刀”。
燕子筑巢讲究,不愿意马虎凑合。燕子夫妻共同劳作,一口一口衔来泥巴,一点一点粘合,几天就筑成一个像倒扣平底碗的巢,再衔来茅草、毛发、羽毛等柔软的东西铺垫进巢里,一个屋门侧开、结实、安全、温暖的“家”就建成了。然后它们安居乐业,把雏燕慢慢地养大。宋代葛天民写有一首《迎燕》:“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据此,宋代时燕子就已经被很多人喜爱了。燕子是益鸟,它主要吃蚊子、蝇子等害虫,这也是大家喜爱它们的原因之一。
那年初夏,我全家吃住在果园,等李子季结束,才回家。开门,听见燕子鸣唱。一个燕巢出现在东墙上,沙发上落了些白色的鸟粪。燕子怎么进屋来筑巢了呢?父亲看了一圈,指指门头上的玻璃。那块玻璃被我不小心打碎一个角,当时没顾上换,就拿烟盒堵上了。烟盒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它们就是从这个洞里飞进来的。我问:“现在怎么办呀?”两只燕子一边围绕着巢飞,一边欢快地鸣唱。父亲说:“既进咱家门,就算咱家人。”这正合我的想法,我担心母亲不同意。母亲说:“家燕是吉祥的鸟儿,选咱屋里安家是好事,就是这鸟屎怎么办呀?”父亲说:“好办。”父亲在燕巢下钉了两根长钉子,剪了块长条纸板放上。我们和这对燕子和平共处了,后来它们又孵出来三只雏燕。它们每天辛辛勤勤捉虫子喂养雏燕,很快,雏燕长大了,时常露出小脑袋,有时还站在巢沿儿上。等雏燕学飞时,更热闹了,我家门口、屋里,五六只燕子欢唱着飞来飞去。有乡邻还跑来看呢。秋天时,燕子们飞走了。我望着空落落的燕巢,心里也空落落的。后来,只要我看到燕子,就会想起屋墙上的燕巢,还有同居一室的燕子们。
如今我在北京工作,租住在房山大董村。村街开有很多家超市,我只喜欢去其中一家购物,不仅是这家超市物美价廉,更因为超市门头水泥横梁那里有个燕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