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云
在“绿肥红瘦”的立夏之时,阳光已带着略微的灼热之气,正午时分晒得河面薄雾袅袅。蛙鸣鸟啼声里,田畈阡陌,到处都是一派葳蕤浓绿的蓬勃之气,颗粒饱满的油菜籽儿缀满枝间,倭瓜似一个个顽童在繁密的枝叶间若隐若现,豆角伸出长长的触角,努力攀爬着向空中伸展。那在阳光下灿然绽放的一簇簇小野花,像夏日浩瀚夜空的点点繁星,点亮了我的双眸,也让我的内心一点点走向丰盈与繁盛。
每次读到“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这句古诗,流年往事便像展翅的蝴蝶在心间翩翩飞舞。在老家门前那棵老槐树下,立夏时,大人们把粗麻绳往树叉间一抛,找来一个大箩筐,拿起那杆从祖辈传下来的老古董秤,瞬间左邻右舍便欢聚树下。大人们嘻哈说笑间,一个个拎起自家的娃儿往箩筐里一丢。有的男娃就卧在筐面四仰八叉,有的扮着鬼脸憨萌囧逗,腼腆的女娃儿则抿紧嘴唇抓着筐沿。邻居家的胖墩坐入筐中,称好出筐,看他慢腾腾笨拙得半天爬不出来的样子,围观者捧腹大笑,惊得鸡飞狗跳猪哼哼。
每每此时,当娘的总不忘给丝线镂空荷包里放入一个煮熟的鸡蛋,挂于自家孩子的胸前。据老辈人说,这是女娲娘娘传下的习俗,避疰夏之疫。一次与友人聊此话题,他说家乡的习俗是碰蛋,一堆的孩子以蛋撞击,以蛋壳不碎者为赢,那个“蛋冠军”总是让获胜者不忍入口。
记得初三的那年立夏,我们忙着应对中考,发条已被拧到极限,每天做不完的试卷背不完的单词,超负荷的脑力支出让我们心疲身惫。那天早读课后,班主任林老师拎着两个大袋子走进教室。我们正好奇间,只见老师从每个袋子里分别拿出一个鸡蛋和杏子,她挨个放在我们的课桌上。随后老师动情道:“大家辛苦了!这将是老师和你们一起度过的最后一个立夏。这个节令讲究吃鸡蛋和杏子,这些都是从我乡下家里给大家拿的,新鲜着呢,鸡蛋给你们补补脑。‘立夏吃个杏,到老没有病’,老师祝你们都能考个理想的高中,加油,同学们!”那天,教室里弥漫着杏子诱人的果香,大家暂时卸下“中考”那沉甸甸的重担,像孩童般“幼稚”地玩起了碰蛋游戏。而那黄橙橙、酸甜脆香的杏子,至今忆起,还让我神思母校,唇齿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