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面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4月06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前后天气多变 慎防心脑血管疾病

  清明前后,多是阴雨连绵、忽冷忽热,人体血压、心率、心血管也会随之应激调节,血管内膜上的一些斑块变得很不稳定,容易溃破,血栓就形成了。中医认为,春季阴雨连绵,居住环境寒湿,加之寒热交错,使得人体内原有痰浊、痰湿,淤血,郁而化热、化火,甚至蕴结成毒邪;或者寒邪入里,凝结心脉、脑络,就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突发事件。

  如果感到头晕、头痛、头胀,脑袋像被布裹着一样,眼皮重坠感不想睁眼;胸口发闷、心绞痛、心跳加快,或者感觉到胸口憋气、透不过气来等,这些血压升高、冠心病发作、心衰发作的信号,要加以警惕。

  此外,如果在潮湿的天气里,精神困倦、不想吃饭、少言寡语、语气低微、倦怠乏力、发觉尿少,这些都是心脑血管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将发的预警,尤其是家中高龄、超高龄老人出现类似情况,要尽快去医院就诊,等到出现气喘憋闷、胸口痛伴冒虚汗、半身不遂、口角流涎、不省人事等才去就医,就已经晚了。

  专家介绍,春季天气潮湿细菌易滋生,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而潮湿的天气对脾胃消化系统也会产生影响,比如引起胃酸分泌增多,湿气困在身体里抑制消化功能,影响肠胃蠕动,从而出现食欲不振、腹胀、纳差、便溏等肠胃症状。中医认为“五脏相关”,感冒、急性胃肠炎等也常诱发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

  “四季脾旺不受邪”。对于春季出现的肠胃不适情况,中医学主张用健脾化湿的方法来进行调养,另外不鼓励吃甜食、糯米、粽子等很难消化的食物。可用一些中草药膳食疗法,清除肠道的一些致病菌,从而减少像急性胃肠炎、痢疾等肠胃疾病的发生。以艾草熏房间,空气消毒,减少患上呼吸道感染。

  春天季节的更替还会引起生物钟的变化,部分人会出现失眠、焦虑、抑郁的情况。中医认为,春天是肝木所主,肝即主情志、主疏泄,也就是人的思维活动、情绪,胃肠消化吸收功能,皆由肝所主。春季主张用一些疏肝理气、有助脾胃运化的食物,如陈皮、山楂、山药、萝卜等。也可以用一些素馨花、合欢花、贯叶金丝桃,泡茶饮用,改善失眠。据新华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清明时节雨纷纷 化湿解毒防暑温
清明前后天气多变 慎防心脑血管疾病
护肺做好五件事
“春捂”有讲究 白天来艾灸
衡阳晚报版面八A08清明前后天气多变 慎防心脑血管疾病 2023-04-06 2 2023年04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