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首印
办公室调整,教育工会的陈词调配到信息中心办公。搬办公桌那天,他风趣地跟人说:“我是适应性强的吊兰,要从盆里往外掉了。”
话虽这么说,搬好办公桌坐定下来,他就有些后悔了。当初领导征求他意见,说按办公室调整要求,工会得有一人去其他股室办公。人选有三,一个是他,另外两个是会计和出纳。他是工会排名末位的副主席,说起来是个闲职,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没财务人员重要。听话听音,他主动表态,把“外调”任务揽了过来。
原本一两个人的办公室,突然多了几张办公桌,显得有些拥挤。坐陈词对面的是一位叫龚泽的年轻人,他说话带石桥口音,动不动就是“我搞死你虾蟆蝈”。不知他是对办公室调整有意见,还是反感“入侵”的外来者?陈词听着,心跳加速,但人家没指名道姓,也不好说什么。
原来龚泽负责网管,处理“网”事,令他喜怒无常。他怒的时候,常爆粗口;喜的时候,爱吹口哨。龚泽吹过来的口气有时带着异味,陈词心里难受极了。陈词想跟龚泽直说,可开口后却是“你早餐吃什么”之类的。而龚泽随口回答后,没心没肺地接着吹。陈词便起立,去到窗前,借院内的花草树木平复心情。
这事,陈词不好跟领导说。水泼到了地上,无法收回。信奉上善若水的陈词,有些无奈。水过地皮湿,阅历丰富的陈词像不择土壤的吊兰,慢慢适应了新的办公地。
陈词对电脑只会些皮毛,遇上制图制表等复杂点的,就得去打字社。工会的教职工羽毛球赛,场次安排制表,陈词不知道弄了,龚泽过来帮忙,一边操作,一边说:“电脑没什么难的,多摸摸,就能找到窍门。”看来小伙子不错。
教职工羽毛球决赛那天,赛场边挤满了人,围观者与工作人员起了争执,场面一度失控。参与赛事的龚泽挤开动怒者,高呼:“我是石桥人,谁敢动?”还真管用,事态被平息。负责保卫的陈词甚是感激。
龚泽的老家在石桥。石桥为县域边界,曾几何时,土匪出没,民风彪悍。龚泽曾跟陈词说起家乡的一则笑话:一石桥人在双河,看到争执的两人,从田里爬到岸上,快要打起来时,扔掉手中的锄头。回村后,他跟村人讲,说双河人干架前,居然丢下手头的家伙,真是好笑。由此可见石桥人的尚武。龚泽说,他在石桥长大,浸染其中,自然受到影响,在县城读书时他还跟人干过架。
羽毛球赛后,陈词从家里拿来好茶,与同事品茗。他和龚泽像一杯新泡的茶,渗出清香。没有这次办公室的调整,就没有他们之间的故事发生。
一年后,龚泽被选派为驻村书记。
上任那天,龚泽邀陈词同行。车是龚泽开的,不料在村道上出了意外。山崖处,一辆摩托车从有些坡度的山道上驶来。不知是速度过快,还是刹车有问题,摩托车直接撞到停靠一边的龚泽车上。陈词和龚泽忙下车,将人和摩托扶起。人没受伤,龚泽的车,保险杠被撞掉。骑车人主动拿出身上仅有的几百元钱,作为赔偿,龚泽没要。
继续前行。车上,陈词为他点赞。龚泽说,他这次内心极其平静,一点动粗的念头都没有。
到达村部,村主任不在。向人打探,说驻村书记要来,主任骑车到镇上买东西去了。
等了一会儿,一辆受损的摩托驶进村部,是村主任。主任见拖着保险杠的小车,赶紧上前招呼。
原来是他!好险!龚泽习惯性吹起了口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