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3年02月07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芦花深处的洋湖凼

  ■屈芳芳

  洋湖凼,一年四季,不同的节气,有不同的美。每一次回乡下,去河边走走,都有惊艳,都有惊喜,它能让我回到童真时代。只要我往河岸一站,在铺满各种美丽石头的河滩上一走,心一下子变得宁静而祥和。

  大年初十,我来到乡下,去给洋湖凼边的四奶奶拜年。老人今年85岁了,我喜欢听老人翻古。在闲聊中,老人说到动情处,竟偷偷地低头抹眼泪。也许是我无意中触动了老人一些凄凉的心事,让我于心不忍。但不过几秒钟,老人便咧开嘴笑,说:“苦日子过去了。我寿长,能看到日子一天一天地变好。”

  聊着聊着,老人要带我去河边走走。我挽着老人的臂膀,在冬日的暖阳里,慢慢地向河边走去。

  田间铺满了枯黄的稻茬。河边有的树木已近枯干,只有香樟树还是一片青绿。树底下,枯干的茅草丛中隐约可见青绿的野草。青草软泥,泛着清香。

  我们来到河边的一片小山丘上。站在小山丘上远眺,两岸无垠的油菜花田已显鹅黄,与田间枯黄的稻茬交相辉映。

  当我们走到古渡边,老人指着不远处的一片小竹林,对我说:“这片小竹林原来有块小土丘,我们村里人叫它‘鸭婆地’。小土丘地势不高,但不管发多大洪水,都淹没不了它。宋朝年间,它还是渣江到衡阳官马大道的交通要道。拉船的纤夫、驾船的艄公、进京赶考的书生、南来北往的商贾,坐渡船时,都会在那片小竹林里庇荫纳凉歇脚。人来人往,好热闹咯。”

  老人还对我说:“古渡旁边有个小水口,我们当地人叫它‘鲤鱼峡’。从宋朝开始,村民们就经常在这里弄鱼,鲤鱼最多,都是大河里流进来的。”听着老人侃侃而谈,我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千年前的远古时代,看到这里的繁华景象。耳畔仿佛听到了车马喧嚣,人声嘈杂。

  老人又说这里有个辖神屋。据传,唐朝有一位名臣叫许远,他率领数千兵卒奋勇抵抗安禄山叛军,由于粮尽援绝,城破被杀。后来,朝廷为了纪念他,将其画像供于凌烟阁,又封他为南岳辖神都总管,并在各地修建辖神庙供奉祭祀,渣江蒸水河边辖神庙便是其中之一。宋太宗年间,我祖屈仕公迁于衡阳永伏秋溪,即现在的渣江镇境内,于辖神庙旁建宗祠和住宅,取名辖神屋。听着老人的述说,隐隐的江风拂过脸颊,让人倍感温暖。

  洋湖凼的河床很宽,河水绿得透蓝。水天一色,都透着蓝。这个季节,河水很清浅,河底铺满了石头,水草油油的,在水底飘摇,仿我从小山丘上一路小跑下来,河滩上铺满了沙石。这些石头非常有特色,光滑圆润,以黑色的彩硅石居多。两岸的芦花在微风中飘荡。

  河水非常平静,听不到波涛拍打堤岸“哗哗”的声响。河中有大大小小的沙洲,白鹭在沙洲上嬉戏,发出“嘎啦啦”的声音,不一会就扑扑翅膀飞向更广袤的天空去了。温暖的冬日暖阳洒下来,江面上泛出粼粼波光。

  小竹林倒映在河水中,在水面上留下阴影。一群野鸭子在阴影里游玩,划过水面,卷起一堆雪白的浪花。它们时而跳起来,伸长脖子“嘎嘎嘎”地叫几声,时而把脑袋钻进水里,捉小鱼、小虾。远处依稀可闻春节的鞭炮声。

  起风了,老人说:“芳芳,我们走吧。晚上的江风有些寒凉咯。”说完,她拄着拐杖,佝偻着身躯,向芦花深处走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再悟“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乡人的围炉煮茶
芦花深处的洋湖凼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芦花深处的洋湖凼 2023-02-07 2 2023年02月0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