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新华
“少则得,多则惑。”
这句话,蕴含着《道德经》中一个最大的智慧,就是:少!
在我们的传统概念里,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越多越幸福。
的确,在适当范围内,多比少好。
但如果拥有太多,其实未必能带来更多更大的幸福。
参加工作几十年,我历经了几个工作单位。
毕业分配到企业,到了企业报到后,单位发了工作服。
那时工资不高,又喜欢交朋结友,几乎没有什么结余。
工作的地方在乡村,远离市区,难得去购买什么衣服,衣服都是读书时候买的。
衣服不多,上班又要求穿工作服,下班就穿着从学校带来的衣服,简简单单就那么几件,无须选择。
后来,调到城里的企业工作,还是穿工作服。周末喜欢写作,难得出去。因此,基本上不必为挑衣服而费心。
在两家企业工作后,因为工作需要调到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这里不再发工作服,自然就不需要穿工作服上班。
到新单位上班后,穿什么衣服便成为每天的选择。
刚刚开始时,一直穿着工作服的我,一年到头难得添置衣服,只是换季时,妻子才买了一些衣服。但毕竟数量不多,挑选起来也很简单,就是那几件轮流穿。
到新单位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这家单位与我在企业工作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企业工作时,一天到晚难得见到几个外人,几乎都是单位里的人,大家又都穿着工作服,从未想到穿着要变化。
到新单位后,完全改变了以前的社交圈,每天都会遇到陌生人。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参加的活动五花八门,去的场所各种各样……这样一来,对衣着就有了不同的要求。
随着日积月累,衣服就这样渐渐增多了。
款式不一的衣服,开始成为每天上班前要面对的选项。
选择多了,纠结就开始了。
有时穿了这件,觉得不如那件好,换过来,发现还不如之前穿的那一件,在上班途中,想一想换过来可能更好一些……
纠结多了,自然就成为一桩烦恼事。
工作又再次变动,调到机关工作。
机关虽然没有发工作服,但有个约定俗成的习惯,那就是以白衬衣作为标配。
这样一来,我又无须去作过多的选择,反正穿白衬衣就行。
如此一来,到多了一份轻松。
穿着选择带来的心情变迁,其实体现了“少则得,多则惑”所蕴含的道理——选择太多,诱惑太多,人们就会在困惑中,迷失方向,失去快乐。
我们在生活中也可以看到,一个人去争的越多,束缚他的东西就会越多。他求得越少,反而困扰他的东西就越少。
因为少,他可以全神贯注于目标、潇潇洒洒对生活、简简单单对交往……这样的人深刻领悟了人生的真谛,会活得更洒脱、更容易成功、得到更多的幸福。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生的欲望也应当是简单的。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欲望越多的人,愈容易自寻烦恼;奢望越大的人,愈容易挫折缠身。
所以说,知足称君子,贪婪是小人。欲壑难填,便会积重难返。知足常乐,才能终身不辱。
的确,人在奋斗之初,因为目标专注,一心一意做事,反而容易成事。
如果贪求名利,又很在乎这些外在的东西,就如会泰戈尔说的那样:当鸟翼系上了黄金时,就飞不远了。
多比少好,但多到令我们在选择中被迷惑时,那就适得其反了。
正如《道德经》中所劝谕的那样: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丰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
人生面对的诱惑多了,机会多了,选择多了,人就容易忘记初心,容易走向歧途。
“嗜欲者,逐祸之马也。”
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在说出这个观点的时候,自己也遵循着这个道理。
作为才华出众的官员,他为人平易朴实,不重威仪,廉洁乐道,淡然看待名利、进退。
“然则淡然无欲者,非无欲也;欲止于其所欲,而不以流俗之欲为欲也。”
正如王船山先生说的这样——
心态淡然别无所求的人,并非没有欲望。他知道他的欲望应该在哪个地方终止,没有让欲望肆意蔓延,没有把世俗流行的欲望当作自己的追求。
刘向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坚持着自己的追求,面对仕途的波折,他不改初心,潜心学术。
约公元前77年,刘向出生,这是汉孝昭皇帝当政时代。孝昭皇帝是汉武帝刘彻少子、西汉第八位皇帝(含吕后称制时期的前少帝和后少帝)。
作为楚元王刘交五世孙、西汉阳城侯刘德之子,刘向出身高贵。所以,他因为祖辈的原因,12岁的时候,就出任辇郎。辇郎这个官位不高,但很重要,就是在宫廷中引御辇的官,御辇则是皇帝乘坐的车。
可想而知,皇帝对刘向家的信任,对刘向的器重。
小小年纪被皇帝看重的刘向,还特别好学。
汉宣帝时,因此擢任谏大夫,后选为儒俊材,曾应诏献赋颂数十篇,官至散骑谏大夫、给事中。元帝时,擢任散骑、宗正、给事中,因屡次上书言事,弹劾宦官弘恭、石显及外戚许、史,曾两度下狱,被免为庶人。闲居十余年。成帝即位后被启用,后官至中垒校尉,成为守卫宫廷的中级武将。
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刘向总是潜心学术。他昼诵《书》《传》,夜观星象,常常通宵达旦。刘向喜言五行灾异之说,并据以论证现实政治。
如此一来,刘向学问日益渊博,曾奉诏整理五经秘书、诸子诗赋近20年,通过校阅群书,对古籍的整理保存作出了巨大贡献。撰成的《别录》,成为中国最早的目录学著作。又集合上古以至秦汉符瑞灾异之记,推衍行事,以类相从,撰成《洪范五行传》11篇,为中国最早的灾异史。
一个人能在中国历史上完成两项前无古人的工作,足见刘向的贡献之大。
历史记住刘向,不是因为他作为一个守卫宫廷的中级武将这个职位,而是他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我们想,如果当时的刘向既想做学问,又想当大官,也许官位会高一些,但做学问就很难做得这么好了。
毕竟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历史上可能就不会有刘向的青史留名了。
人生面对的难题是,欲望太多无止境,诱惑太大难取舍。
如果不加克制,这也要那也要,选择太多,容易迷失方向,人生疲于奔命,忙忙碌碌而无为,结果失去的会更多。
倘若精准选择,目标专一,以少胜多,得到的会更多。
大道至简!
因为选择有节制,不让欲望泛滥,就会少一些纠结,舍去烦恼之苦,多一份宁静、幸福。
我们常说,欲望少,苦恼少;言语少,祸害少!
悟透“少”的大智慧,适度选择不贪多,精准定位不妄动,知足自然得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