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电信诈骗不能单打独斗

  ■李万祥

  自本月起,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专门、系统、完备规范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法律,备受业界关注。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法律进一步细化和明确了相关主体或平台的责任,加强预防,突出群防群治,推动源头治理、全链条治理,形成协同打击治理合力。

  如今,手机接到骚扰推销类电话,似乎已成家常便饭。其中,一些电话诈骗更是让不少人中招、受骗。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专题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1年,全国各级法院一审审结网络诈骗类案件超10万余件,总体呈上升趋势。诈骗分子惯用伎俩常常与人们生活需求密切相关,如办理贷款、发布虚假招聘、征婚交友、捏造网购问题等。针对诈骗手法“蹭热度”、诈骗形式多样化、诈骗对象精准化等特点,必须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的综合治理,推进金融、通信、互联网等行业治理,夯实各方面治理责任。

  反电信网络诈骗重在前端预防、源头治理。夯实平台治理主体责任是关键环节。大多数互联网平台处于犯罪链条最前端,在防范诈骗风险上具有与生俱来的技术优势。平台当主动担负起主体责任,助力源头治理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铲除犯罪滋生土壤,维护网络空间秩序。

  对此,一方面,应落实主体责任和平台义务。企业要健全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内控制度,完善平台服务,帮助用户提升反诈意识。目前,不少平台推出具有防骗反诈功能的技术服务,处置涉诈风险账号,加强不同场景的防骗提示,值得进一步推广。

  另一方面,应强化群防群治,加强平台治理协同效能。近日发布的《2022年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报告:以短视频平台为样本的研究》提示,目前涉及短视频平台的电信网络诈骗,有90%的比例会引流至第三方社交平台。因此,筑起防骗反诈网需要建立各平台间的责任协同机制,完善功能互通,加强跨平台、跨部门的综合治理。

  一个篱笆三个桩。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等,靠单个平台“单打独斗”难以彻底打击违法犯罪。这需要各平台联手,同时加强与公安机关等执法部门联动配合。唯此,才能实现精准防治,为社会治理贡献平台力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世 相 浅 见
治理电信诈骗不能单打独斗
热词,给时间标上情感注脚
期待更多年轻人摘取人生路上的“金牌”
索要“感谢费”不可取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治理电信诈骗不能单打独斗 2022-12-15 2 2022年12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