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丹
其实,每一个人从婴儿长到老,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发生,这些意外很大可能会给我们留下“疤痕”。只不过,有些疤痕是留在身体表面,而有些疤痕可能是留在内心里面。且看——
小时候,我都是随外婆在攸县乡下生活的。在那里,我每天可以无拘无束地在溪水里摸鱼虾、在稻田里抓青蛙、在山地上玩滑坡、在草垛里捉迷藏。清晨去山里用厥杆做成吸管,吮吸着茶花露;夜晚追着野狗去外村赶一场电影,甚至还跟着表哥去山里捡狗屎。压根就不在乎衣服是不是搞脏了、脸是不是弄花了、皮肤是不是晒黑了。顶多是舅舅和舅妈看见了,说一句“哎呀,你看看这样子,让你爸妈看到总有一顿死打。”
就因为天天在外面野嗨,所以,常常不是今儿手被冬茅草割伤,就是明儿脚擦破个皮。我头部的两道伤疤都是在那个时候留下的:一道在脸上,据说是一个冬天烤火的时候到处乱窜,摔倒在火炉的铁皮上被刮破了一道口子;另外一道疤留在头顶,据说是家里烧了一座火砖窑,表哥在卸窑的时候,我跑到窑旁边的沟里玩,被滚落的砖块砸到的。
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些曾经带着血和泪的往事早已从记忆中抹去,那些疤痕的来历也都是长大后才慢慢听到的。但有一点记忆却是十分清晰,那就是每次在我受伤的时候,外婆都会立即安慰我一句话:没事啦,没事啦,无疤不成人。
不知道外婆是从哪里听说来的“无疤不成人”这么一句话,我在百度里都不曾找到它的出处。只感觉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很有说服力,往往叫我很快就“好了伤疤忘了痛”,因此留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
外婆从没上过学,她很早就跟着了外公,外公年轻时是建筑公司的一名普通工人,平日里很少在家。舅舅因为小时候的一场意外,腿脚落下终身残疾,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而外公年老的时候也因中风造成行动不便。那个原本紧巴的家庭,都靠外婆一个人挑持着。到老了,她虽然有些爱在外公的扶椅面前唠叨,但在外人和孩子们面前始终保持着一脸的欢喜劲。或许,“无疤不成人”是她一辈子的生活总结。
我偶然在网上看到,说百分之九十的男性左手食指都有个疤。这个疤痕代表前世是天使折了翼,这辈子脱胎成人等待回归。这当然不科学,但也有人分析证明了“无疤不成人”本身就是一个大规模的偶然事件。
因为人手构造以及用手习惯,拇指和食指的配合最默契也最灵敏,使用频率也最高。比方说,我们切菜一般都是用右手拿刀、左手压菜,如果操作失误,这个时候左手就很容易受到伤害。而左手的食指又在最前边,就自然而然增加了受伤的机率。至于是否真的有百分之九十,那就没有找到可信的依据了。不过巧合的是,我的左手食指上恰好就有道疤痕。
其实,每一个人从婴儿长到老,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发生,这些意外很大可能会给我们留下“疤痕”。只不过,有些疤痕是留在身体表面,而有些疤痕可能是留在内心里面。
自从外婆教给了我“无疤不成人”,以后的岁月里,就算遇到再多的伤和疤,我都变得不再害怕了。起码,从有记忆开始,每一次受伤我都没有再哭过。包括后来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委屈和打击,我都能坦然接受和面对。
“无疤不成人”是外婆教会我的。现在,我也常常用这句话教育、鼓励我的孩子们,希望他们在成长道路上多一些坚毅和成熟。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秋季香山的红叶,如果不经历炎炎夏日,一定不会那样火红艳丽;黄山的迎客松,如果不挨过凛凛严冬,也一定也不会那样苍翠挺拔。每一个人也只有懂得了“无疤不成人”的道理,才能从每一次伤害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然后慢慢成熟,不再轻浮和莽撞,也会逐渐看淡那些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