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欧阳波 刘小波
为进一步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防治中的独特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和治愈率,在总结前期湖南省中医药深度参与新冠肺炎防治经验基础上,结合近期新发病例情况,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专家制定了《湖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2022年第二版)》。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以本方案为基础,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向人民群众提供中医药预防服务,做到中药预防汤剂“应服尽服”“愿服尽服”。为减少人员聚集,防止交叉感染,建议到院就诊患者通过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微信公众号进行分时段预约诊疗。
一、中医病因病机
该病属于中医“疫病”范畴,疫毒之邪,自口鼻而入,首犯肺卫,临床大多无症状,部分可表现为发热、咳嗽、咽痛、肌肉酸痛、鼻塞、乏力等。部分患者病邪内传,壅闭于肺而出现高热、喘憋等重症状态,终至正虚邪陷、内闭外脱之危候。恢复期可见气阴两虚,肺脾气虚等症。
二、预防方案
【适应人群】①易感人群及高危人群。②适用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现在属于医学观察病例或医学隔离病例。
【治法】益气固表、辛凉御邪
【主方】芪防散、银翘散加减
【参考方药】黄芪15g、防风10g、金银花15g、连翘10g、板蓝根10g、菊花10g、芦根15g、薄荷(后下)5g、大枣10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连用3天。
儿童预防方
【治法】益气固表、辛凉御邪
【主方】玉屏风散加味
【参考方药】黄芪10g、白术5g、防风3g、薄荷(后下)3g、芦根10g、连翘6g、甘草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 100~200ml,每次服用 50~100ml,每日2次。
以上预防用药建议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三、临床治疗方案
(一)无症状感染者(疫邪外犯)
【症状】适用于无明显临床症状、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病例。
【治法】辛凉透邪
【主方】银翘散、桑菊饮加减
【参考方药】金银花10g、连翘15g、桑叶10g、菊花10g、板蓝根15g、芦根15g、苦杏仁10g、薄荷(后下)6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银黄清肺胶囊等。
儿童方
【治法】辛凉透邪
【主方】加减银翘散
【参考方药】金银花5g、连翘5g、薄荷(后下)3g、芦根10g、薏苡仁15g、板蓝根6g、甘草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 100~200ml,每次服用50~100ml,每日2次。
(二)轻型
1. 疫邪犯肺
【症状】发热微恶寒,干咳,少痰,咽干咽痛,乏力。舌质红,苔薄白,脉浮。
【治法】宣肺透邪
【主方】银翘散加味
【参考方药】金银花15g、连翘10g、桔梗6g、芦根15g、牛蒡子10g、荆芥10g、薄荷(后下)6g、淡竹叶6g、黄芩10g、滑石(包煎)15g、板蓝根15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银黄清肺胶囊、蒲地蓝消炎片、清肺排毒颗粒等。
2. 疫邪犯胃
【症状】纳差,大便溏,恶心欲呕,或腹胀,疲乏,舌苔薄黄或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浊,理气运脾
【主方】加减藿朴夏苓汤
【参考方药】黄连6g、厚朴10g、法半夏10g、藿香10g、茯苓15g、猪苓10g、滑石(包煎)20g、豆蔻10g、苦杏仁10g、薏苡仁20g、通草6g、泽泻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藿香正气颗粒(丸)、双黄连颗粒(口服液)、化湿败毒颗粒。
儿童方
【治法】辛凉透邪
【主方】加减银翘散
【参考方药】金银花5g、连翘5g、桔梗3g、牛蒡子6g、荆芥5g、芦根10g、淡竹叶5g、桑叶5g、菊花5g、神曲(包煎)6g、苦杏仁6g、薄荷(后下)3g、甘草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 100~200ml,每次服用 50~1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莲花清瘟颗粒、喉咽清口服液(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小儿荆杏止咳颗粒、金叶败毒颗粒、麻杏宣肺颗粒等。
(三)普通型(疫毒壅肺)
【症状】初起发热或无发热,恶风寒,乏力,咳嗽,有痰或少痰,头身重痛,气短,口干,脘痞,或有便溏,舌红,苔白或黄或腻,脉滑数。本证见于轻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例。
【治法】宣肺化浊,解毒透邪
【主方】麻杏苡甘汤加味
【参考方药】炙麻黄6g、苦杏仁10g、薏苡仁20g、黄芩15g、知母10g、金银花15g、连翘15g、藿香10g、浙贝母15g、甘草6g
【加减】发热重加生石膏30g(先煎)、地骨皮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双黄连颗粒(口服液)、银黄清肺胶囊、宣肺败毒颗粒等。
儿童方
【治法】宣肺化浊,解毒透邪
【主方】麻杏石甘汤加味
【参考方药】炙麻黄2g、苦杏仁5g、生石膏(先煎)10g、贯众5g、知母5g、黄芩3g、芦根10g、葶苈子3g、大枣6g、甘草3g
服法:每日1剂,水煎100~200ml,每次服用50~1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小儿麻甘颗粒、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麻杏宣肺颗粒。
(四)重型
1.疫毒闭肺
【症状】发热,胸闷气促,喘憋,咳嗽,痰粘少,倦怠乏力,口干不欲饮,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或便秘,或便溏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本证见于重型和部分普通型病例。
【治法】宣肺通腑,泻热解毒
【主方】麻杏石甘汤、宣白承气汤、葶苈大枣泻肺汤
【参考方药】炙麻黄6g、苦杏仁10g、生石膏(先煎)30g、瓜蒌皮10g、大黄(后下)5g、桑白皮15g、浙贝母30g、葶苈子10g、大枣6g、甘草10g
【加减】大便溏者,去大黄。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静脉滴注:痰热清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等。
口服:新雪颗粒、紫雪丹、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胶囊)、银黄清肺胶囊、化湿败毒颗粒等。
2.内闭外脱
【症状】发热神昏,烦躁,胸腹灼热,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辅助通气。舌质红绛,苔黄或燥,脉数或芤或促。
【治法】开闭固脱,解毒救逆
【主方】生脉散、三石汤
【参考方药】西洋参10g、麦冬15g、五味子6g、生石膏(先煎)30g、滑石(包煎)15g、寒水石30g、苦杏仁10g、金银花10g、通草6g、竹茹15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本证见于危重型病例。
【加减】神昏便秘者加牛黄承气汤(安宫牛黄丸用6g 大黄水送服)。
【参考中成药】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
(五)恢复期
1.气阴两虚
【症状】口干,食少,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
【治法】益气养阴
【主方】加味沙参麦冬汤
【参考方药】南沙参15g、西洋参10g、麦冬15g、扁豆10g、桑叶10g、玉竹10g、天花粉10g、甘草10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贞芪扶正颗粒、强力枇杷膏。
2.肺脾气虚
【症状】神疲乏力,不欲饮食,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益气健脾
【主方】黄芪六君子汤
【参考方药】黄芪30g、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法半夏10g、陈皮10g、甘草6g
服法:每日1剂,水煎400ml,每日2次。
【参考中成药】可选用参苓口服液、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等。
【备注】以上各型根据人体的体质、性别、年龄等不同,以及季节、地理环境以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法参考使用。
相关链接
就诊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00-12:00 14:00-17:00
周六 08:00-12:00
就诊地点: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门诊大楼二楼中医科门诊
如需复诊购药可选择线上挂号,医院可代为邮寄药品。详情可拨打电话0734-835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