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新区兴华小学衡阳晚报小记者供稿

  红色力量

  ■三(1)班 全昌鑫

  今天,我们学校的衡阳晚报小记者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多媒体教室,参加了一次弘扬红色精神的爱国教育活动。

  走进多媒体教室,便看到大屏幕出现了“红色精神”几个大字。活动一开始教官便问道:“提到红色,你们会想到什么?”同学小贾说:“红色是光明、温暖和未来的象征。”教官说:“说得对,红色为中国带来了希望,犹如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照耀四方,为了让大家对红色精神有更深的理解,特地为准备了一段红色电影,让我们一起来回顾那段用鲜血染红的岁月。”

  播放的是电影《长津湖》片段,其中志愿军在冰天雪地打战只能吃冻硬的土豆,而敌军却是大鱼大肉,那样的艰苦环境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对于军人来说打战时没有食物是常发生的事,野菜、野果、哪怕是树皮都得吃下去,他们只有一个目标,就是打退敌人。看完这段影片,我对红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红色是中国战士们的热血,是永不言败的精神。

  我坐在明亮宽敞的教室里上课,饿了可以去食堂吃一顿可口美味的午餐,身上穿着漂亮整洁的新衣服,我不禁想到那些在战场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我的幸福生活都是他们用命换来的。我以后要更加努力学习,争取做个有用的人,长大后为祖国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指导老师:王艳玲



  学习红色精神


  ■三(4)班 彭绾心

  11月24日,我们小记者在教官的带领下参加了学习红色精神活动。在此次活动中,我们观看了《长津湖》电影,体验吃冻土豆,练习站军姿。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吃冻土豆。

  冻土豆是志愿军战士奔赴战场时重要的口粮。在冰天雪地里,战士们从怀里掏出硬邦邦的土豆,轻轻地拍掉泥土,小心翼翼地啃下一小块,然后把剩下的土豆收进怀里,饿了就再吃一小口。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战士们没有退缩,他们仍然坚定赶向战场。为了体验志愿军叔叔们的艰苦,教官给我们分发了冻土豆。我把冻土豆拿在手上,只见它外表光滑,冰凉凉的,一口咬下去味道很不好。教官对我们说,这已经是他们精心加工去了皮的,志愿军战士吃的可比现在这些差了不知多少倍。我吃着冰沙样的土豆,脑子里想的却是战士们吃带泥土的冻土豆画面,我深深感受到了现在的美好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通过此次活动,我明白了红色精神是无数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这些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要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学习先辈烈士的艰苦奋斗。在学习的道路上,我们会遇上很多困难和挑战,我们要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水滴石穿”的恒心、“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知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

  指导老师:邹 欣



  红色传承


  ■三(6)班 陈欣杨

  11月24日,学校组织我们衡阳晚报小记者们观看电影《长津湖》,开展“学习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教育活动。

  看完《长津湖》这部战争题材的影片后,我感触特别大,特别感动。影片刚开始,就是冰天雪地白茫茫一片,可见天气非常寒冷,志愿军个个穿着单薄的衣服,啃着硬得像石头一样的冻土豆,渴了抓一把雪塞进嘴里……我看着就想掉眼泪。可志愿军个个手握钢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再看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他们装备精良,住在温暖的营房里,吃着喷香又美味的烤鹅、烤肉,喝着热气腾腾的咖啡,可士气低下,萎靡不振。战场上敌我双方条件差距如此之大,但志愿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联合国军,赢得了胜利,真是让人佩服。

  你知道电影中哪一句台词最让我感动吗?那就是“我们这一代不打,下一代也是要打的。”志愿军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赢得了胜利,给我们创造了幸福安定的生活。因此,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继承先辈们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建设好祖国,让祖国更美好、更强大。

  这次活动是我参加过的最有意义、最受教育的活动。

  指导老师:尹淑君



  听军人叔叔讲……


  ■四(2)班 蒋嘉瑞

  今天,我们在学校参加了衡阳晚报小记者活动。

  活动现场请来了一位左叔叔,他来自中国武警部队。左叔叔上台先做了自我介绍,又给我们看了一些他当兵时的照片。我们看着照片,他则为我们讲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印象最深的便是他端着枪趴在地上和在方舱医院身穿防护服的照片。他端着枪在地上趴着,这是他们的日常训练,当时烈日当空,气温达到了40多度,鸡蛋在地上都能被煎熟了,他却要坚持几个小时不动。不管是汗流浃背也好,手肘被磨破也好,不管什么情况都得完成训练。而身穿防护服的照片则是在上海疫情暴发期间,他被派往方舱医院护送物资、铺设病床,从早到晚不眠不休,不能摘下口罩,不能喝水和吃东西,因为防护服一旦解开,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他们这样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只为让感染的病人早点进入一个良好的隔离环境。

  讲完自己的故事,他又给我们看了《长津湖》的片段,讲的是志愿军与美军打仗时的激烈场景。我们看完后,他问我们:“志愿军当时吃的是什么呢?而美军吃的又是什么呢?”我们说:“志愿军吃的是冻土豆,而美军吃的是大鱼大肉!”他又说:“那我请你们吃冻土豆。”说完就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块。我兴奋地接过冻土豆尝了尝,寡淡无味、非常难吃。老师见我们一个个面露难色,便问:“同学们,好吃吗?”我们摇摇头,说:“不好吃。”左叔叔说道:“你们吃的还是我们处理好的土豆,志愿军们吃的比你们的要更差。”

  这真是一次意义非凡的活动啊!

  指导老师:黄丽超



  重温红色故事


  ■四(6)班 刘志豪

  我参加晚报小记者俱乐部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在这期间,经历过很多丰富多彩的活动,有惊险刺激的卡丁车,有乐趣无穷的摘黄桃,还有自由奔放的放风筝……但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这次开展的“红色教育”活动。

  负责这次活动的教官首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部队,这是一支光荣的部队,在上海市暴发严重的新冠疫情时,他们义不容辞地奔赴前线,守“沪”上海。接着我们观看了电影《长津湖》。影片中志愿军们在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坚守阵地。他们饿了,吃冻土豆,把牙咯掉了;他们渴了,喝雪水,浑身发抖……有些人支撑不住,冻死在那里。那一具具英雄的躯体,不禁让我们热泪盈眶。为了让我们感受一下当时的情况,教官给我们发放了冻土豆,其实这已经是改良过的冻土豆,比起战士所吃的要好很多,但当我们咬下去时,还是一副难以下咽的表情,但却没有一个人吐出来。

  电影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这一仗如果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我从未像此时体会这么深刻: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一直是中国的军人在保护着我们,正是有你们,我们才能幸福的生活。谢谢你们!

  指导老师:刘倩君



  致敬祖国 致敬军人


  ■四(5)班 王玮莹

  今天我们晚报小记者接到活动通知,便来到了多媒体教室,刚一坐下,就来了三位军人叔叔,其中一位叔叔拿着话筒对我们说:“今天由我来告诉同学们,军人的任务和职责,什么是红色精神?”

  讲话的这位军人叔叔姓左,我们都称他为左教官。左教官给我们看了电影《长津湖》片段,电影里面几个战士正在吃冻得梆硬的土豆。看完片段后,左教官给我们一人发了一块冻土豆,在吃的时候有很多人在小声地说话,左教官大声说道:“我刚才听到有人说这土豆还挺好吃的,可是你们知道吗?你们吃的这些土豆都是洗干净后剥了皮的,都是加了盐煮熟的,而打战时志愿军们吃的土豆,上面可能会有泥,甚至会有鲜血!尽管条件如此艰苦,他们却依旧不畏生死,誓死都要取得胜利!”顿时教室变得安静了,这一刻,大家似乎明白了什么是军人的任务和职责,什么是红色精神。

  致敬祖国!致敬军人!

  指导老师:廖小珍



  努力吧,少年!


  ■五(3)班 廖梓郡

  生活在新时代的中国,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的。为了培养我们的爱国情怀,这一次的小记者活动带我们重温了一段红色岁月。

  在班长的带领下,我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进活动场地。大家都坐定后,只见一名教官走上了台。他拿起话简,铿锵有力地发出命令:“安静!”同学们就像被施了魔法似的,立刻安静了下来。

  那名教官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他姓左。在这次的活动中,他教了我们很多知识,但是最让我深有感触的还是观看影片《长津湖》后,吃冻土豆的感受。

  教官拿着一块块冻土豆,让每个同学都尝尝。看见前面的同学一口咬下去后那痛苦的表情,我不禁打了个冷颤,心想:这东西能吃吗?肯定难吃死了。

  正想着,教官迎面朝我走来,一块硬邦邦的冻土豆递到了我面前,我的心啊,别提跳得多快了。我很不情愿地把头伸过去,咬了小小的一口……那滋味,简直“回味无穷”——从来没吃过这么难吃的东西。不过,为了不挨批评,我还是硬着头皮吞了下去,那让我翻江倒海的感受,真是终生难忘!

  回想起《长津湖》中那一幕幕场景,我的心也随之疼了起来。都说我们中国的子弟兵是最能吃苦的,这句话一点儿也不假。就单单凭一个个旁人难以下咽的冻土豆,居然都支撑到了战斗的最后时刻。这一切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撼。

  我们是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新一代少年,如今的我们是如此幸运,能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切都要感谢战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平安祥和。在感恩他们之余,我们更应当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努力拼搏吧,少年!为把祖国建设成民主、富强、文明、和谐、美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终身。

  指导老师:余春艳



  难忘的小记者活动


  ■五(6)班 肖王龙

  盼啊盼,终于盼来了本月的晚报小记者话动。

  刚坐下,我便发现屏幕上有四个红色的大字——“红色精神”。这四个字让我想起了那些革命先烈。只见,一名身穿军装的教官从台下走了上来:“小记者们、同学们,你们好!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接着,为我们讲了许多革命先烈的故事。

  然后,他又给我们看了电影《长津湖》的片段,还给我们吃了冻土豆,这让我深深体验到革命先烈打仗时的艰苦环境。

  接着,到了活动最有趣的部分。教官为我们讲述了自己在上海方舱医院抗疫的过程,还教我们用军被叠“豆腐块”。并对我们提了个小小要求,让我们以后起床都要自己叠被子。

  活动最后我们被带到了操场上,体验了一把部队的训练。教官一边喊着口号一边为我们示范,我们也有模有样的学着,仿佛此刻的我们也成了一名小小军人,正在保卫着我们校园。“立正,稍息。”我们在一声声指令中越做越好,动作越来越整齐,口号越来越响亮。

  这一次小记者活动,使我真正体验到了军人吃苦耐劳、为国为民、甘于奉献的精神!我会向他们学习,把这种精神融到我的骨子里,努力成为和他们一样能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人!

  指导老师:雷海珍

  


  五星红旗高高飘扬


  ■六(1)班 曹芷菡

  为增强我们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11月24日上午,衡阳晚报组织兴华小学小记者们开展“重温红色经典 传承革命精神”活动。

  怀着激动的心情,走进会议厅,我一眼便看见了3名穿着迷彩服的军人,他们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我心想:不愧是军人啊。一位军人叔叔开始自我介绍啦:“大家好!我姓左,大家可以叫我左教官。”然后开始给我们讲起他的故事。原来他执行过许多任务,年初他被分配到了疫情最严重的城市——上海,那时上海临时建造了很多方舱医院,左教官就在最大的一所方舱里执行任务。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急,左教官他们每天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有时甚至通宵。他们的工作很辛苦,因为方舱医院住的都是确诊的病人,病毒也无处不在。他们在30多度的高温下,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时时刻刻与可怕的病毒搏斗着……

  左教官的故事讲完后,我顿时对他多了几分敬意。接着大屏幕上播放了《长津湖》的电影片段,抗美援朝时战士们资源紧缺,冰天雪地中准备着作战计划。战士们当时的吃食只有冻土豆,武器资源都很紧缺,而战士们因为信念,因为爱国情操,一直战斗到最后一刻。多少年过去了,他们身上那种顽强、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却深深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看完电影片段,我的眼睛湿润了,久久不能平息自己的心情。事后,教官还给我们发了冻土豆,看着这小块的冻土豆,我心中百感交集,无数画面涌现眼前。

  同学们,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摇曳时,我们可曾知道在这面国旗升起来的时候,背后有多少故事吗?这鲜艳的红色象征着革命,更象征着无数革命先烈的牺牲,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奋斗,将来为祖国献出一份绵薄之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指导老师:吴 烨

  


  有意义的 小记者活动


  ■四(1)班 邹心童

  我们要又要参加小记者活动啦!

  当我和同学来到多媒体教室时,看到几位士兵昂首挺胸地站在台上。我们陆陆续续坐到位置上后,发现主席台桌子上还有一叠军被,我心想:为什么会有军被在这?难道是要教我们叠被子?这时其中一个军人拿起话筒开始做自我介绍,他姓左,左教官是上海一名武警支队的战士,家乡在衡阳。

  左教官说要教我们叠“豆腐被”。“‘豆腐被’是什么被子?”我疑惑不解。只见他开始用那有力的臂膀快速地将军绿色的被子有序地折叠着,不一会功夫,只见原先铺开的被子被他叠成了一个正正方方、棱角分明、像一块豆腐一样的被子。我们看后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原来“豆腐被”就是这样子的啊,真是太厉害了!左教官说:“如果你们能把一件很小的事做到极致,那么你们以后做任何事都会成功!”这句话已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左教官还给我们讲了很多革命先烈的故事。其中有一个叫王小二的放牛娃,为了保护乡亲们,将日本人引入了八路军的埋伏中,日本人便将王小二刺死了,最后八路军冲上来消灭了敌人,但王小二回不来了。听完这个故事我们的眼角早已被泪水打湿……原来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这些无私奉献、不畏艰险的英雄们用献血换来的。

  当我们走出多媒体教室后,我们都觉得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那么的宝贵!

  指导老师:曾薪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高新区兴华小学衡阳晚报小记者供稿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高新区兴华小学衡阳晚报小记者供稿 2022-12-09 2 2022年12月0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