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联合国/中国空间探索与创新全球伙伴关系研讨会在海南正式开幕。“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空间站巡天,未来我国的深空探测将走向何方?月球科研站什么时候能建成?具体长什么样?来听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院士解答。
1.问:我国深空探测未来十年飞向何方?
答:我们未来10—15年作出了规划,主要分成四部分。一是月球探测;第二是小行星探测或撞击;第三是行星探测;第四是发射重型运载火箭,要把我们现在的火箭推力提高4倍左右,为载人登陆火星、登陆月球以及近地空间大批量的运输做好准备。
2.问:月球科研站为何选址月球南极?
答:月球探测的四期工程就是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在月球上构建一个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这个基本型有着陆器、月球车、飞跃器,轨道上还有轨道器,随时在那儿观察。飞跃器要从月球上面起飞,它可以多次起飞。
天文学家推测,月球南极可能有连续180多天的极昼,这样至少有点儿光照,-80℃到-100℃左右,这时候人和机器还是可以长时间扛下去的,所以要选在南极,我们国家是第一个提出在月球南极设科研站的国家。
3.问:我国探月工程进行到了哪一步?
答:我们国家探月工程是2004年开始,当初规划的绕月、落月、采样返回现在基本完成了。嫦娥六号,现在已经把它划入四期后面了,与嫦娥七号、嫦娥八号、建科研站联系在一起了。前面三大步已经完成,下面我们实施四期工程,以后可能还有五期工程、六期工程。
4.问:月球科研站什么样?何时建成?
答:我们先组成一个国际科研站的基本型,在这个基础上扩展成一个国际月球科研站。主要组成就是:能源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以及人的生命保障系统。
想要建成这样的月球科研站,十年之内应该有希望。也就是说,载人登月应该也是十年以内的事,而建这个科研基地是在载人登月之前,2028年左右,月球科研站基本型就建起来了。据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