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敏飞
“老年人找工作不容易!”63岁的王蕴华最近有些苦闷。自从退休后,照顾外孙成为她生活的重心。而随着外孙开始上学,耐不住寂寞的她想要找份工作,却卡在了第一关:“以前搞技术,这几年知识更新太快,返岗很困难,精力也跟不上,想要换个方向,但不知道能做什么。”眼下,不少“初老族”渴望重返职场,但由于就业竞争力较弱,加之信息来源单一,导致择业范围狭窄。
从过往的现实来看,多数人对“银发族”的关注,往往局限于“老有所乐”,就算是老年大学,也基本都围绕此进行。而现在一些老年群体对“老有所为”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也导致一些老年人“再就业”遭遇现实困境。
这样的现实,亟待改变。无法否认,我们都希望老年人能“老有所乐”,快乐地享受自己的退休生活,在奋斗了几十年之后,他们配得上任何的“享受”。但问题是,每个老年人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些老年人希望能给年轻人减轻负担,有些老年人就是单纯地“闲不住”,他们对就业有需求,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就业需求,不应该被忽视,而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与肯定。这意味着,社会层面对此就应该有所行动,确保老年人的就业权得到应有的保障。
从现实情况来看,一方面要在法律的层面有所突破,很多人一退休,与单位的关系就从劳动关系变成了劳务关系。“关系”变化的背后,也是权益的缩减,这样的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另一方面,老年人的职业技能培训,或许也可以纳入老年大学或职业技能培训体系里面,让老年人有“再学习”的机会与可能,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总而言之,“银发族”的就业权是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无论是职业技能的再培训,还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都应该有配套的制度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