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市中医医院“名中医团队”下基层义诊
~~~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遍插茱萸”中的“茱萸”究竟是哪种?
专家简介 刘兆华,硕士研究生,主管中药师,师从全国名中医、中药炮制专家龚千锋教授,衡阳市中医医院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第四代传承人,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医院普查队队员。先后从事中西药调剂、药品采购、临床药学、中药制剂等工作,擅长中药炮制及中药制剂研发,多次代表衡阳市参加湖南省中医药职业技能竞赛并获奖。已发表论文3篇,申请专利1项,参与衡阳市科研项目2项。现为衡阳市中医医院制剂室负责人。

  ■刘兆华

  说到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很多人大概会想起唐代诗人王维那首著名的七言绝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国的很多传统节日都带有神话色彩,重阳节也不例外。相传东汉时,汝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祸害人间。一个叫桓景的人,其父母在一场大瘟疫中病逝,于是决心访师学本领,战胜瘟魔为民除害。一天,师父费长房走到桓景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回到家乡后,桓景把茱萸叶、菊花酒分给大家,避免感染瘟疫,他自己则用降妖青龙剑杀死了瘟魔。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祸、佩戴茱萸的习俗一直传到了现在。

  故事虽然是传说,但在诸多古籍中,“茱萸”一词并不罕见。三国曹植《浮萍篇》里有“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南朝江总的《宛转歌》里也有:“菤葹摘心心不尽,茱萸折叶叶更芳。”

  那重阳习俗“插茱萸”,到底插的是什么茱萸呢?茱萸别名藙、樧,分吴茱萸、山茱萸、食茱萸三类。前二者入药, 后者既可入药, 又可入馔。今天分别介绍“插茱萸”争议最大的两味“茱萸”:山茱萸和吴茱萸。

  根据《中国药典》记载,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气微,味酸、涩、微苦。功效补益肝肾、收涩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石虎或疏毛吴茱萸的干燥近成熟果实。气芳香浓郁,味辛辣而苦。功效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

  山茱萸和吴茱萸不论从来源、性味、功能主治都差别甚大,如何断定“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到底是哪一种呢?还需再考察一下有文字记载的佩戴茱萸习俗的起源。西晋周处著有一部记述地方民俗的《风土记》明确记载:“俗尚九月九日谓上九,茱萸气烈,熟色赤,可折其房以插头,云辟恶气而御初寒。”其“茱萸气烈”可推测出“茱萸”是一种气味浓烈的植物。事实上,中国民俗用于“辟邪”的很多植物,如佩兰、艾叶、菖蒲等都是有浓烈气味的植物。由此可推测,此种“茱萸”应为“气芳香而浓郁”的吴茱萸,而非“气微”的山茱萸。

  重阳节之际,用中药吴茱萸制成香囊,赠予亲近的长辈,借着“一年一度秋风劲”,佩戴吴茱萸香囊,“他乡共酌金花酒”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衡江一家亲 同心谋发展
“遍插茱萸”中的“茱萸”究竟是哪种?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遍插茱萸”中的“茱萸”究竟是哪种? 2022-10-10 2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