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 琪 通讯员 杨敬忠
金秋时节,五谷丰熟,农耕文明的传统,让中国人庆祝丰收,也让传承数百年历史的民间传统习俗活动成为耒阳严冲湾村民中秋节庆的重头戏。
9月10日晚,耒阳市黄市镇严村村严冲湾张灯结彩、敲锣打鼓、礼炮齐鸣,十分热闹,在该湾相国第门前广场,正在举行“我们的节日·中秋”2022年黄市镇严冲湾舞稻草龙庆中秋传承活动,乡民大团圆共庆中秋佳节。
活动中,由村民们齐心协力编织的3条十余米长的稻草龙周身插满燃香,在月色和鞭炮闪耀的火光中上下翻腾、左右穿梭,形成极强的光影视觉效果,场面壮观、震憾人心。热闹的场面也吸引了许多群众前来观看,大家纷纷拿起手机拍照、直播,记录这个欢乐喜庆的时刻。
据了解,编织稻草龙是耒阳市部分乡镇的一项民间技艺,属耒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每逢中秋时节,该市多地都有舞稻草龙祈福的习俗。而严村村中秋节“舞稻草龙”的习俗相传至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且从未间断。如今该村每年的“稻草龙”制作都是集中在村里上、中、下湾的正厅屋进行,稻草龙编扎仍保持着传统的手工技艺。
中秋节前的上湾正厅屋内,村民齐聚一堂,在81岁传统手艺人肖顺荣的指导下编织稻草龙,龙须、龙角、龙眼、龙舌在他们的巧手下很快就编织成型。肖顺荣老人七八岁时就已经会扎稻草龙、舞龙。“龙代表吉祥,稻草代表丰收,有丰收才有稻草,所以用稻草编织。舞稻草龙表达的是一种祝愿,一种求雨的仪式,也是一种庆祝丰收的仪式。”肖顺荣向我们介绍说,制作稻草龙所用的材料主要是干稻草,先从龙头编起,然后顺着龙头往后编织龙身,最后还要插上香火才能舞龙。
当地对舞稻草龙庆中秋这个习俗非常重视。每逢中秋,村里在外务工、创业的村民大多都会赶回来扎稻草龙、舞稻草龙,并参与连续三晚的舞稻草龙活动。通过舞龙表达村民喜获丰收、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兴财旺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