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晚报讯 (全媒体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张志军) 7月中旬以来,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降雨偏少,蒸发量大,衡南县连续22天无有效降雨,目前已有部分乡镇(街道)农作物出现不同程度旱情。其中,轻旱农作物面积约2万亩,中旱农作物面积约0.9万亩,重旱农作物面积约0.5万亩。
7月下旬,衡南县政府就召开全县抗旱工作会议,随后各中型灌区分别召开抗旱工作会议。连日来,该县各乡镇(街道)和各有关单位纷纷修订完善节水、渠道抢修、粮食改种补种、人畜饮水、抗旱宣传等各类方案预案,明确应急调水、强制节水和紧急送水的具体措施,并落实责任人。各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加强同灌区乡镇沟通联系,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应对措施,主动出击为灌区群众排忧解难。同时,该县想方设法保证抗旱用电、用油等需要,县财政已投入600万元抗旱资金,强化农田灌排工程维护,保证粮食作物灌溉用水需求。
由于前期蓄水情况较好,龙溪桥、斗山桥、双板桥等3座中型水库相继开闸放水,目前已放水3500立方米抗旱,有效灌溉农田面积超过15万亩。此外,该县7个国营排灌站68处机埠78台机组已充分做好抗旱准备。其中,茶市紫霄泵站及太石、楠木、陆堡等机埠已陆续开机提水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