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十而聚

  ■杨文灿

  人生,是一场修行。毕业三十年后,还能相聚,那是三生善行修来的三年同窗缘分。缘来缘去,时空是最有力的证明。想三十而聚,至少你要在毕业三十年后,还能及时、准确地到达指定地点,然后才能见到你想见到的那些人。

  说缘来,缘就来。2022年7月23日,时值大暑,是最酷热的日子。就是这天,我及时准确地到达衡阳师院文学院,参加了毕业三十年的同学聚会,见到了同学与师长,实为人生一大幸事。

  33年前,文学院还叫中文科,大家还是恰同学少年,意气总在指点江山中挥斥方遒。全班47个人,可能大多是小镇“做题家”,从当年260万考生中,有幸成为60万分之47,口音各异,汇聚在吃饭是呷饭的雁城,汇集到衡阳师专,汇成中文系8901班。

  然后,我们同班了,同室了,同桌了;再然后,我们又在30年前的6月各奔东西了。似乎还记得,分别时在教学楼前操场,我不记得有无流泪,甚至不记得走出母校大门后的回眸那刻,是瞄向教学楼,是看向宿舍,还是留恋食堂打菜师傅的“降龙十八抖”。

  无论望向哪里,有一点我很自信,一定不是望向操场。操场上,那些走动的青春和兴奋的脸,与我当初入校时没有两样,当时我是真怕有人问,你真的毕业了?是的,我毕业了,我要走向社会了,不能再呆在有些说不清的气味却无比亲切的宿舍,要卷起铺盖走人了。

  相信我的好多同学同我一样,没有想到何时再回来,原因很简单,这里成了自己骂得但别人骂不得的母校了。好就好在,我们很多人都默默坚守了三十年,坚持到三十而聚的这一天;好就好在,有热心同学的张罗,我们又能再聚一次。

  这三十年,发生的事,哪怕是鸡毛蒜皮的事,也可能成为大事;遇到的人,无论是再熟悉的人,也在不断成为陌生人;唯有老同学,哪怕三十年无音讯,见面仍如此亲切,好似分别就在昨日下午六点半。

  这三十年,让人最难过的是,有三个同学的相貌定格成了“音容宛在”。印象最深的是彭洁,这是个勤劳善良的女生,在她即将踏上人生的“单向列车”时,我同张文凯、汪东南、欧阳静、陈辉和陈志兵一起去看过她。在病房里,她努力地笑着对我们说,老同学来了,老班长来了,坐吧,坐吧。

  其实,当时我们都看得出来,她笑得好吃力。她的母亲见到我们来,再看看病床上的女儿,情绪突然爆发,冲出病房,嚎哭不止。在那一刻,我真实感觉到人生无常,时间苦短。

  再后来,我又听到另外两位同学在人生中途“下车”的消息,惊而又惊!那时节,我正在他乡讨生活,闻讯后,也只能在红尘滚滚中找个角落静静呆会,只想弄明白,人的一生,到底要走多远才不算中途下车?或者说,三年、三十年,到底是哲学话题,是数学话题,还是文学话题。

  生命之义,有生才有命。有生之年,同学要多聚。话是相当正确,可这句正确的话,是没有对立面的。试想想,即使同处一城,相隔不足十里,又会有多少次相聚呢?

  三十而聚,聚时喜感,别时有无伤感,可能有,也可能没有,反正无人对答。年近鲐背的孙文愿老师、岁过古稀的符学成老师、著作等身的黎跃进老师,让我等感悟良多:人生,修行悟性,深浅凉热,各有命数,适合最好。于我个人而言,最为欣慰的是,一声“老班长”,让我重回激情燃烧的那三年。尽管后来,我的名字后缀是此消彼长,却从不有听到“老班长”这样的怦然心动。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人生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翻了下词典,后果是坏的结果,结果是阶段性总结。既然如此,我情愿把每天都当作最好的结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父与子(小小说)
紫薇等立秋
三十而聚
来雁塔抒怀
认尸启事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三十而聚 2022-08-09 2 2022年08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