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面十三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善行善意应得到善待

  ■谭   敏

  近日,“做心肺复苏压断老人12根肋骨遭索赔”一案的二审判决结果出来了:维持原判,救助人孙向波不用对被压断肋骨的戚老太(化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这个结果让一直关心该事件的人长舒了一口气。2017年9月7日,辽宁省康平县的戚老太到药店买药时晕倒,没了呼吸和脉搏。药店老板孙向波果断为老人进行了心肺复苏,事后却被老人及老人家属告上了法庭。一审、二审的判决结果,都强力支持见义勇为行为,判孙向波无须担责。这也给众多好心人吃了颗定心丸,遇到紧急事件,可以放心救人了。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彰显社会正能量的正义之举。可是,近年来,“老人扶不扶”“落水救不救”依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一些人并非麻木无同情心,而是担心紧急救助时的突发伤害,会给自己和家人惹上麻烦,因此选择却步旁观。

  此案中,孙向波肯定也没有想到,自己的好心施救之举会引来这样的麻烦。官司历时4年,药店也关门了,损失不小。好在法律支持了善行,维护了正义,否则,下次遇到类似事件,他会选择怎么做,还是个未知数。

  法律是社会行为和社会风气的引导者。今年正式实施的《民法典》明确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个条款被称为“好人法”,其目的就是为见义勇为撑腰,为真善美张目。只有善行善意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才能让见义勇为者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激励更多的好人挺身而出。

  当然,除了法律支持之外,鼓励见义勇为还需要多方助力,降低见义勇为成本,为见义勇为者提供更多支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世 相 浅 见
寒潮来袭,点赞风雪中坚守的身影
鼓励式教育也能收获别样精彩
听有声书算阅读吗
善行善意应得到善待
衡阳晚报版面十三A13善行善意应得到善待 2021-11-10 2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