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言虎
据媒体报道,2020年,中国有31.6%的成年人形成了听书习惯,较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2020年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较上一年增长5.5%。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图书出版与有声读物同步策划、制作、分发已成为常态;长音频领域成为行业竞争的新热点——2020年中国长音频市场规模272.4亿元,增速54.9%。
尽管我们不能确定“人均有声书阅读量6.3本”的数据是否可靠,但听书的人越来越多是事实。从纸质书到电子书,再到如今的有声书,人们“阅读”的介质在发生变化,日益丰富多元,这对国民阅读水平的提高,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当然,有声书也有它的局限。从有声书受欢迎的品类来看,主要是一些小说、励志、人物传记、历史科普等书籍,这些类型的书籍都是一些浅阅读的内容,通俗易懂。但是,如果要去阅读一本学术著作,或者比较专业的书籍,有声书就不一定是很合适的选择了。
在这个多元的时代,纸质书与有声书完全可以并存。它们各自满足了有不同阅读需求的人群。事实上,只要能满足个体的信息摄取需求,那就是一本好“书”。
对于有声书的流行,我们实不必忧心忡忡。有声书之所以能逐渐占有一定市场,证明在阅读市场中,自有其“生态位”。而在整个庞大的阅读版图中,纸质书仍然是主流,千年的传统,不会那么容易丢失。不论是哪种图书介质出现,我们都应该保持一种宽容欢迎的态度。
当然,作为一个资本大量涌入的新兴市场,有声书行业还有许多规则与标准亟待建立。只有规范成长,才能行业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