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秋雨强、秋汛重,北方降雨比常年明显偏多。特别是国庆假期期间,山西暴雨四级应急响应持续近90小时,极端异常的全省大范围持续降雨导致严重洪涝灾害。
10月11日,财政部、应急管理部向山西、陕西两省紧急预拨中央自然灾害救灾资金8000万元,支持和帮助地方做好防汛救灾工作。汛情牵动人心,山西灾情及救援情况如何?临近入冬受灾群众如何安置?作为产煤大省,灾情是否会对煤炭供应产生影响?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灾情到底如何?
山西此轮降水极端异常,导致汾河、沁河、浊漳河等多条河流发生涨水过程及险情。例如,10月7日,汾河新绛段遭遇近40年来最大洪峰,新绛县桥东村附近的汾河北端堤坝发生决口,决口长度近20米。10月9日,汾河河津段遭遇1964年以来最大洪水,当地启用黄河滩地蓄滞洪水。
长时间降雨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导致部分房屋受损甚至倒塌,尤其是农村灾情需高度关注。例如,6日零时许,蒲县蒲城镇荆坡村附近发生山洪灾害,造成4人遇难。从4日开始,位于吕梁山区的汾西县北掌村出现路面坍塌、村民院墙倒塌等情况,一些村民房屋出现裂缝、漏水,还有个别房屋倒塌。此外,当前正值山西秋收时节,但受连续降雨影响,一些受灾地区还未完成秋收,玉米、谷子等农作物成熟后长期受潮,有的已经霉变。
记者10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全省11个市76个县(市、区)175.7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12.0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84.96万亩,倒塌房屋1.7万余间。
与山西隔河相望的陕西,10月2日至7日也出现大范围、长历时的强降雨过程,导致渭河中下游、汉江汉中段发生洪水,部分地区因严重暴雨洪涝引发地质灾害。
抢险救灾有何最新进展?
针对山西、陕西两省近期严重洪涝灾害,10月9日12时,国家减灾委、应急管理部启动国家Ⅳ级救灾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
记者获悉,工作组当日即抵达受灾一线。根据安排,赴山西工作组将深入吕梁、晋中、运城等暴雨洪涝灾害重灾区,检查指导受灾群众转移安置和基本生活保障等情况,实地查看房屋倒损、基础设施损毁、农作物受灾等情况,协助地方解决当前救灾工作面临的困难。
记者10日从山西省应急管理厅获悉,10月8日16时30分汾河新绛段决堤合龙,目前正在实施坝体加固工程。同日17时,吕梁市磁窑河汾阳演武段决口已全部封堵完毕。目前,正在组织力量加紧修复加固太原市清徐县乌马河、象峪河堤坝,封堵决堤口。吕梁市磁窑河孝义小疙瘩村段仍在抢险中。南同蒲铁路昌源河大桥上行线已经抢通,下行线的抢通工作仍在努力进行中。
另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统计,自2日灾情发生以来,截至10日15时,山西省消防救援队伍共接到洪涝灾害警情66起,出动指战员889人次、消防车148辆次、舟艇51艘次,营救遇险人员196人。
气温渐冷,受灾群众如何安置?
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近期分析,长江上游、汉江上游、黄河中游及渭河等河流秋汛可能持续至10月中旬。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有关负责人10日介绍,山西省已紧急下达省级雨涝灾害救灾资金5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期生活救助、倒损住房恢复重建、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等工作。
记者了解到,在灾情较为严重的山西省介休市,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均为市内各个酒店,配套设施较为完善。在汾西县等地,受灾群众安置以投亲靠友为主,部分受灾群众被安置在乡镇学校、村委会等地。
山西省应急救援总指挥部办公室10日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全力加强受灾群众安置点管理。通知要求,安置点坚持属地管理原则,要严格出入管理、治安管理、食品安全、消防措施和卫生防疫,要积极配齐照明、排水、垃圾收集处理、消防等基本设施,配备应急撤退路线图,特别是要加强生活保障。
对煤炭生产运输影响多大?
记者采访业内人士了解到,此次降雨对山西煤矿生产和运输造成一定影响,但影响较小。
山西省应急管理厅此前数据显示,10月1日至7日,受强降雨影响,全省共有60座矿井停产。10日最新消息称,受强降雨影响,山西仍有6座煤矿因井下涌水异常自行停产,待煤矿进行安全风险评估,不影响安全生产后即可复产。
煤炭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目前山西有超过600座煤矿在正常生产,国庆假期内多数主力煤矿仍在全力组织生产;降雨过后,此前停产煤矿很快就会进入生产状态。另一方面,受灾较重的晋中、临汾、吕梁等市,是炼焦煤的主要产区,大同、朔州等地的动力煤生产并未受到明显影响。
从煤炭铁路运输数据看,此轮强降雨对山西煤炭外运的影响较小。数据显示,10月1日至8日,山西铁路日均煤炭发运量较去年同期小幅减少,主要原因为今年大秦铁路秋季集中检修较去年提早3天。
山西省防汛应急响应由Ⅲ级调整至Ⅳ级
记者10月11日从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了解到,当前,山西省汛情总体趋于平稳,中小河流水位逐渐降至警戒水位以下。根据未来天气变化趋势,按照《山西省防汛抗旱应急预案》规定,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10月11日18时,将省级防汛Ⅲ级应急响应调整至Ⅳ级应急响应。
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市防指和省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继续高度重视当前防汛救灾、恢复重建等工作,密切监视雨水汛情发展变化,继续加强对水库、河道堤防等巡查和险情抢护,严格落实各项应对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尽最大努力减少或降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受灾地区开展农业“双减双抢”工作
记者10月11日从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获悉,为应对近期持续降雨天气对全省秋收秋种带来的不利影响,山西省正在受灾地区开展农业“双减双抢”即减灾减损抢收抢种工作。
近段时间以来,山西省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造成土壤含水过多,部分低洼地块积水严重。山西省应急管理厅通报显示,近期严重洪涝灾害已致全省284.96万亩农作物受灾。
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期,未来十天山西省还将有两次降雨过程,连续降雨将加重农田渍涝,给秋作物适时收获晾晒和小麦适期播种带来很大困难,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山西的平川地区是粮食的主产区,但雨情导致土壤含水过多,排涝散墒是当前的主要工作,目的就是为了抢收。”山西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处长谷勇说,目前山西全力组织各类机械,动员各方力量,疏通沟渠、抢排田间积水。对墒情适宜的地块,做好农机跨区作业;对土壤湿度偏大的地块,必要时对现有收割机进行适当改装,抢晴抢时收获;对田间积水严重的地块组织动员群众人工抢收。
据悉,山西省农业农村厅已派出工作组到受灾最重的地区,分类施策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做好“双减双抢”工作,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此外,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还制定了小麦晚播技术指导意见、农田排水降渍措施、农机化工作指导意见,为开展“双减双抢”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综合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