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秋风寒凉,候鸟加快了南迁的步伐,冬候鸟“先遣部队”鸬鹚近日现身江口鸟洲,比往年提前了大约一周。
“鸬鹚打头阵,9月28日,作为冬候鸟第二梯队——斑嘴鸭飞抵江口。”衡南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所张波介绍说,通常每年的10月初到11月中下旬,是冬候鸟飞临江口“报到”的集中时间,鸬鹚选择在张家洲洲头等浅滩集结,嬉戏觅食。首批飞抵的冬候鸟种群是鸬鹚、斑嘴鸭,数量还不多,目前,观测到的鸬鹚40余只,斑嘴鸭仅20余只,紧接着小辟鳥虒鳥、鸳鸯、秋沙鸭等冬候鸟也将陆续前来报到。东北地区一旦遭遇寒潮,鸟群便会带着幼崽迅速上路,迁飞南下。候鸟每年迁徙的时间不固定,今年受降温的影响,冬候鸟露脸江口的时间提前了一周左右。
数千公里长途跋涉,体力消耗较大,鸟儿会否挨饿?张波说,今年夏季,天气持续晴热“烧烤”,河滩裸露,鱼虾、贝壳多,食物不成问题。近年来,随着江口鸟洲周边生态水域环境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野生鸟类在这里安营扎寨,栖息落户。11月下旬,大部分冬候鸟将飞临江口,集结到位,是观鸟赏景的黄金期。张波提醒称,冬候鸟对周边环境很警觉敏感,观鸟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宜远观望,不投喂、不喧哗,做到文明观鸟。
图/江口鸟洲自然保护区管理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