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不久,2021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各地同步展开,营造了节能低碳的浓厚氛围。在广东深圳,市民共同守护餐桌文明,“光盘行动”成为自觉选择;在江西抚州,市民的每一次低碳行为都可以换取积分,用于消费……如今,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绿色生活方式渐成新风尚。
点评:生态文明建设同每个人息息相关,每个人都应该做践行者、推动者。从日常生活的细节做起,少用一度电,节约一滴水,从源头减少消耗,就能汇聚起绿色发展的磅礴之力。一时的努力或许并不难,难的是持之以恒、持续用力。从设立碳普惠公共服务平台,到试点能兑换生活用品的“垃圾银行”,各地不断创新机制,引导广大群众增强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有助于加快在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方式。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我们定能汇聚起全社会共同建设美丽中国的强大合力。
2.9月1日,铁路12306网站进行的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相关功能正式上线运行,为老年人及障碍人士线上购买火车票提供更多便利。同时,12306手机App适老化无障碍功能正在进行测试准备,将于9月上旬上线运行。
点评:近年来,全社会都在研究弥合“数字鸿沟”的办法,使老年人及残障人士在互联网时代不至于落伍和被边缘化。有一种观点认为,这两个群体必须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的速度。不过,要求所有人与时俱进,既不现实,也不够人性化,这两个群体与其他群体之间本就存在很大差距,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解决其面临的现实问题。由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群体自身有一些局限性,他们在购票时更该得到特别照顾。而铁路部门及时推出适老化无障碍功能服务,就满足了两个特殊群体的需要,也彰显了铁路部门为特殊群体服务的决心和信心。把服务特殊群体这项工作做得如此周到和贴心,由此不禁为此点赞。
3.“可做可不做的一定要做,不能做的也要创造条件做”。记者近日调研发现,在暑期竞争白热化的医疗美容市场,部分商家不顾医疗原则,一边在社交平台用“做不了学霸,做校花,整容要趁早”等话术向青少年传播“容貌焦虑”,一边用“1元医美”等营销擦边球引人“入坑”,医美在未成年人群体中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点评:青少年审美意识不健全,价值观尚未定型,不宜过早接触医美。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要出手规范,补上制度空白,关闭医院、市场机构违规操作的前后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加强审核,还原自然美,传播、宣扬“最美公务员”相关系列的正能量之美,引导青少年正确审美,远离容貌焦虑腐蚀,不忘初心使命,在最好的年纪绽放青春之美,肩负起社会主义建设的光荣使命。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