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学校不得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
今年“文具盲盒”成了中小学生的新宠~~~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文具盲盒”成了中小学生的新宠
当文具搭上“盲盒”的车,是惊喜还是惊吓?

  开学在即,文具销售迎来旺季。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文具盲盒”成了中小学生的新宠。这些针对中小学生群体的盲盒产品,以不确定性为卖点,印着“打开有惊喜”“内含隐藏款”等字眼,引导学生购买。有学生家长担忧,这类介于“文具”和“玩具”之间的产品,不仅价格虚高,还可能滋生攀比心理,同时,其中某些“三无”文具也存在质量问题,威胁学生身体健康。这些受到学生热捧的所谓玩具文具、盲盒文具有哪些潜在隐患?应当如何加强市场监管?


  “文具盲盒”是什么? 有哪些潜在隐患?


  所谓“文具盲盒”,是指包装盒上没有标注,只有打开才知道是什么文具或什么图案的文具产品。笔、本子、橡皮等各类文具随机组合,配上中小学生喜爱的动漫人物形象,设计“隐藏款”“特别款”等不同款式,普通的文具摇身一变成了“文具盲盒”。

  这些“文具盲盒”大都颜值高且玩具属性强,不仅有精美的图画包装,更兼具随机获取文具的神秘感。这种利用孩子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带刺激性的销售方式十分有效,文具盲盒很快在市场上火起来。如今开学在即,盲盒文具和各类的文具已然成为文具店新宠。不仅仅在实体店,线上搜索“文具盲盒”,产品更是数不胜数,月销量超过1000盒的非常之多,价格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

  盲盒是个新生事物,盲盒内的不确定性受到许多青少年追捧,很多成年人尝试一两次也就不买了,而中小学生对价格不敏感,对新奇事物更好奇,更容易冲动性购买,导致“盲买”(盲目购买)成风。

  青少年心理问题专家分析,这些介于玩具和文具之间的产品,会对青年少心理产生微妙影响,不仅会影响孩子上课的注意力,盲盒商品的设计本身就会吸引孩子反复购买。

  此外,一些限量版隐藏款更会刺激孩子们攀比心理,同时还可能激发青少年的“赌博”心理。青少年心理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心理学系学习科学实验室执行主任宋少卫表示,文具盲盒等类似产品容易诱导学生产生赌博心态,“对于孩子来说,这是非常糟糕的心理暗示”。


  购买文具应以实用为主


  今年年初,中国消费者协会官方网站曾就“盲盒”类产品发布消费提示。其中提到,目前盲盒类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和售后服务亟待改善等问题越发突出,尤其是对青少年群体,由于他们好奇心强、喜欢攀比、消费观念尚不健全,容易为盲盒“上瘾”。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徐江表示,广大消费者要认清盲盒具有不确定性的本质,注意防范商家过度营销的套路。

  针对上述问题,有学校老师建议,家长们要积极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消费观。除了价格虚高、影响孩子们学习的专注力,有些“盲盒文具”还存在商品质量方面的隐患。业内人士分析称,儿童文具上的香气大多并非天然味道,而是由各种化工原料化合而成的物质所散发出来的气味。为提高文具的“颜值”和手感,有的生产商也可能在包装材料上过度添加增塑剂。

  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消费品监管处负责人介绍,塑料文具多为PVC材质,PVC是我国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树脂材料,邻苯二甲酸酯是PVC的主要增塑剂,长时间接触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对心血管、肝脏和泌尿系统产生一定伤害。 在购买文具时,建议家长和孩子要以实用为主,一看二闻,多挑选简单实用、气味正常的文具,应避免购买未注明厂名、厂址以及没有合格证的产品。据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双减”政策出台后,新学期这些变化值得关注
当文具搭上“盲盒”的车,是惊喜还是惊吓?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当文具搭上“盲盒”的车,是惊喜还是惊吓? 2021-08-31 2 2021年08月3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