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面七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藏在乡野的仙根书院
仙根书院位于十牛峰下,图为杜鹃花开十牛峰(资料图)。 ■武少雄 摄
板桥阁。
祠堂内景。
书院正门。

  ■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实习生   李欣辰   易玉娟

  “天下书院楚为盛,楚之书院衡为盛。”曾国藩曾如此盛赞。众所周知,衡阳名气最大的书院是石鼓书院。但在衡阳乡野,也有不少书院颇有特色。位于衡南县车江街道金盘村瑞子町蒿子塘的李祠仙根书院就是其中之一。它是衡阳市唯一一座宗祠与书院一体的古建筑。

  近日,记者慕名来到十牛峰下的李祠仙根书院访古。烈日下,只见一栋宏大的传统建筑伴着一棵高大的古柏静静挺立。宗祠前后都有小山,中间是空旷的田野。远远望去,山重水复的胜景尽收眼底。宗祠前,六只威猛的雄狮护院,庄严的气息扑面而来。

  宗祠管理人员李仲华介绍,李氏宗祠一年四季松青柏翠,鸟语花香。夏天坐在门口乘凉,阵阵凉风吹过,“比空调还舒服”。他带领记者参观了祠堂:正厅里是供奉李氏先祖的“仙根堂”,两边厅内一边有几大柜子的藏书;另一个厅里挂了很多书画作品。据资料记载,李氏宗祠建于乾隆丁丑年(1757年),书院建于嘉庆十三年,曾藏书10余万册。1997年,李祠仙根书院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仙根书院曾几度办学,可谓文脉代代传: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抗战烽火中,爱国人士何益平、李明智夫妇怀着“教育救国”的理想,在仙根书院办起“平智学园”(为车江初中的前身);2011年,痴迷国学的南华大学教授刘吉元又曾在仙根书院创办“一平书院”,传播国学文化。

  书院前古柏下的碑文记载,这棵古柏树龄超过了260年。据悉,这里本有12棵柏树。沧海桑田,现在只剩下一棵,似铁塔般雄伟矫健,以其生生不息的精神激励后代奋发图强。

  家族中人才辈出。如近代著名的李一凡,原名李一寰。1919年以衡阳县立中学学生代表参加湘南学联工作,投身“五四”运动,在毛泽东领导下参加革命。1926年入党,后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曾任莫斯科中国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中文教员、中文教授会主任、《中文教科书》编辑委员会总编。1957年11月回国进北京商务印书馆,任第一编辑室副主任,1983年离休。

  还有中国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女田径运动员李森。1935年,李森在上海国际运动会上获女子50米、100米和200米3项短跑冠军和女子急行跳远第2名,打破三项全国纪录,轰动一时,被誉为“女跑王”,当年被民国体育界称为“李森年”。她被推荐参加1936年8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第11届奥运会。当时运动员出国比赛一切费用自筹。李森经人介绍找到上海律师章士钊借了500大洋,才坐上了出国的邮轮。一路上坐车乘船花去了27天才到柏林。到达时,离预赛不到5天。这届奥运会有49个国家的4066名运动员参赛,中国派出了69名运动员,只有李森和游泳运动员杨秀琼是女性。8月3日下午女子田径预赛,李森因长途奔波体力未恢复,只跑了小组第5,无缘决赛。她大哭,泪洒奥运赛场……

  现在,书院所在的车江街道位于衡阳市南郊,是中心城区的卫星城镇之一。传说“车江”之名为武则天所赐,境内有大唐街、神龙寺、武皇祠,寺庙众多,附近的十牛峰山脉为衡阳城区周边最高峰,海拔约600米,山脉总长约18公里。它的万亩竹海、千年银杏和铁市的桃花、油菜花、映山红争相斗艳,成为衡阳老百姓周末休闲度假胜地,使得车江乡村旅游产业如虎添翼。李仲华说,为了助力乡村振兴,他们有不少人建议,修整开放仙根书院,融入乡村振兴的大潮,让古老的仙根书院焕发活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藏在乡野的仙根书院
南湖公园立秋后的荷塘景色美!
衡阳晚报版面七A07藏在乡野的仙根书院 2021-08-13 2 2021年08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