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面六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华姓氏文化
鲁姓

  ■胡秀华

  一、鲁姓起源

  (一)周公旦之后,以国名为氏

  据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周武王克殷商灭纣,建立西周,封其弟周公姬旦于鲁,建立鲁国,都曲阜(今山东曲阜),是为鲁公。由于西周刚刚建立,百废待兴,于是周公没有到达封地履任,而是留在京城辅佐武王。武王崩,又辅佐尚年幼的成王,摄行天子事。此时周公只得将长子伯禽封于鲁,是为鲁公。鲁国历八百余年,传三十四代,至鲁顷公二十四年(前249),为楚国所灭。公族子孙遂以国名“鲁”为姓氏。此即《元和姓纂》所云:“周公子伯禽封鲁,顷王三十四代,八百余年,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又《姓谱》云:“鲁出姬姓,周公子伯禽所封,至鲁顷公灭于楚,迁下邑(故城在今江苏砀山县东),子孙以国为氏。”《后汉书·鲁恭传》载曰:“鲁恭,字仲康,扶风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古今姓氏书辩证》云:“鲁氏出自姬姓,周公子伯禽所封,传国三十四世,至鲁顷公灭于楚,迁于下邑,子孙以国为氏。”

  (二)他族有鲁氏

  据《通鉴》所载,东晋乌桓人有鲁姓,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改为单姓鲁。

  二、名人传略

  鲁班(约前507—前444),春秋末期鲁国的著名工匠、发明家。姓公输,名般,因为般和班读音相同,所以又名鲁班。鲁班出身于一个工匠世家,从年轻时起就跟随家人参加土建劳动,积累了丰富的土木工程的经验。在长期的实践中,他留下了许多种发明创造。在兵器方面,他发明了攻城的“云梯”和水战用的“钩拒”;在建筑方面发明了立体石质九州地图;在机械器具方面发明了机动的木马车、只有用钥匙才能打开的锁等。他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在木工方面的成就。他发明的曲尺、墨斗、刨子、锯子、凿子、铲子等木工工具,将当时的工匠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将木匠工艺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他一直被奉为木工始祖,尊为“鲁班爷”。

  鲁恭(32—112),东汉名臣。字仲康,扶风平陵(今陕西凤翔)人。“其先出于鲁顷公,为楚所灭,迁于下邑,因氏焉”。鲁恭出自官吏世家,祖父匡,王莽时为羲和,有权数,号曰“智囊”;父某,建武初为武陵太守。鲁恭少时与弟丕一起居太学,习鲁诗。学成后,历任亭长、中牟令、侍御史、鲁诗博士。汉和帝永元九年(97),征拜议郎,旋拜侍中,迁光禄勋,因选举清平,京师贵戚莫能枉其正。十二年(100),代吕盖为司徒,位列三公、宰相;时弟丕亦为侍中,兄弟父子并列朝廷。后坐事策免,殇帝即位,鲁恭为长乐卫尉。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复为司徒,任上公正无私,深受皇帝器重。三年(109),以年老致仕。六年(112)卒于家,年81。

  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著名将领、政治家、外交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人。初从袁术为东城长,后率部归附周瑜。鲁肃不但治军有方,名闻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既是吴国的重要谋士,又兼有将帅与政治家之风度。他曾以“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献计立足江东,西据荆州,据长江天险,而后进取天下。东汉建安十三年(208),荆州牧刘表病亡,鲁肃以吊丧为名,争取刘表所部及刘备,以共同抗曹。当曹操统军大举南入荆州之时,鲁肃劝刘备率军东向,进驻樊口(今湖北鄂州境),力主孙刘联合,出任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十五年(210),周瑜死后,鲁肃任奋武校尉,代领其军,驻江陵(今属湖北荆沙)。劝孙权“借”南郡给刘备,维护孙刘友好。随后移屯陆口(今湖北嘉鱼西南),任偏将军,兼任汉昌太守。十九年(214),随孙权破皖城(今安徽潜山)曹军,转任横江将军。二十年(215),率军至益阳(今属于湖南),与关羽相抗。孙刘以湘水为界重分荆州后,还镇陆口。二十二年(217)病卒,年46。

  据湖南人民出版社《中国姓氏起源考与历史名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引领区”让人才住得安心 浦东推出上海首个租赁式住宅
土星木星轮番“冲日” 英仙座流星雨“绽放”夜空
鲁姓
衡阳晚报版面六A06鲁姓 2021-07-31 2 2021年07月31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