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6日发布《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首次面向国内和全球系统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阐释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背景、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及相关政策考虑。白皮书显示,截至2021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数字人民币是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主要用于满足国内零售支付需求。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介绍,数字人民币主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将与实物人民币长期并存。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一样,都是央行对公众的负债,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经济价值,以国家信用为支撑,具有法偿性,数字人民币与实物人民币管理方式一致,人民银行不对其计付利息,不向指定运营机构收取兑换流通服务费用,指定运营机构也不向个人客户收取数字人民币的兑出、兑回服务费。
数字人民币设计充分考虑便捷性、安全性、普惠性、隐私性、合规性等特性。与现有的电子支付工具相比,虽然支付功能相似,但是数字人民币具备独特优势:一是数字人民币是国家法定货币,是安全等级最高的资产。二是数字人民币具有价值特征,可在不依赖银行账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转移,并支持离线交易,具有“支付即结算”特性。三是数字人民币支持可控匿名,有利于保护个人隐私及用户信息安全。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表示,与和实物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样,数字人民币将和传统电子支付工具长期并存。
据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