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祝大会上,天安门广场上的合唱团献唱了七首经典歌曲,分别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团结就是力量》《我们走在大路上》《社会主义好》《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新的天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现场这七首歌曲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关于这七首歌背后的故事,您知道哪些呢?
《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自1963年诞生以来,无数次回响在华夏大地上。
《唱支山歌给党听》先有词,后有曲。1958年,姚筱舟创作了《唱支山歌给党听》这首诗。创作时,原本第二段写的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但姚筱舟始终觉得味道还不够,他在桌子上拿起一本小人书,看到上面有个地主正拿着鞭子抽打长工,于是他瞬间来了灵感,把这句改成了“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后来,雷锋看到了这首诗,便把它抄写在自己的日记中。作曲家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这首诗。当时他十分激动,用了一个晚上就把这首歌写出来了。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诞生于1943年6月。1938年,这首歌的词曲作者牧虹、卢肃来到了延安。
1943年6月,为了庆祝减租减息和县参议会选举斗争胜利,卢肃和牧虹就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赶写了一部小歌剧《团结就是力量》。排练时,大家觉得歌剧结束得过于仓促,不够饱满有力,两位年轻艺术家又激情澎湃地谱写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我们走在大路上》
《我们走在大路上》创作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创作者是李劫夫。尽管当时生活条件异常艰苦,李劫夫仍然觉得,在这样的时代关头更该创作出“积极向上鼓舞人们斗志和士气的音乐作品”。1962年6月14日晚,周恩来总理邀请李劫夫等人谈话。周总理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一定要相信党和国家有力量带领人民战胜困难,继续前进。李劫夫积蓄多时的情感瞬间喷发,《我们走在大路上》的初稿一气呵成。
《社会主义好》
《社会主义好》由霍希扬作词,李焕之作曲。1957年,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后,掀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学习和讨论热潮。当时,在中央歌舞团创作组工作的霍希扬和李焕之两位老搭档商量,应该有一首歌唱社会主义制度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热情的歌曲。《社会主义好》完成后,李焕之把它寄给了《北京日报》。1957年8月,经《北京日报》发表,这首歌迅速传唱。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
1958年,福建厦门何厝小学的一群小学生组成“前线少年支前活动大队”,活跃在金门炮战前线……后来,这群孩子被授予“英雄小八路”称号。各界人士组成的慰问团来到厦门前线,为“小八路”事迹所感动。作曲家寄明用炮弹箱当桌椅现场谱曲,词作家周郁辉根据与孩子们的对话填了歌词。《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由此诞生。
《新的天地》
《新的天地》曲作者舒楠、首唱者孙楠讲述了这首歌创作与演唱的“幕后”。在创作《新的天地》的过程中,舒楠被这首歌的歌词深深打动,他带着这份感动和激情曾到深圳、上海等地实地采访,用心捕捉着中国发展、中国速度的成就和伟业。孙楠说,《新的天地》旋律很动听、歌词很抒情。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78年前,在一盏幽暗的小油灯下,19岁的曹火星目睹平西根据地的斗争故事与英烈传奇,心潮澎湃,创作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如今,在它诞生的小山村——房山霞云岭乡堂上村,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歌曲的源头,也从这里看到了薪火相传的信仰力量。
今年6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纪念馆以崭新的面貌向公众重新开放,同时推出了“人民的心声 历史的旋律”主题展。综合新华网、《北京晚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