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观众发现,每一位参加合唱和献词的学生耳朵里,都塞了一个黑色的耳机。这耳机叫FM耳机,搭配无线频段接收器使用,能够在嘈杂的环境中听到耳机里传送的指令,或者自己的声音。
在演练以及演出当天,国家一级音响师马昕带领团队,专门负责FM耳机的声音信号传输工作。他向记者揭秘,如何通过FM耳机,帮助3000人合唱团和千人献词团实现整齐划一。
站在1.5米宽的音响操作台前,跟小小的耳机打交道,马昕和团队工作人员们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眼睛时刻关注现场学生们的一举一动,手上随时推拉操作台上的控制键进行调整,同时,耳朵还得仔细捕捉着音响效果,名副其实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全体起立!全体坐下!”音响操作台前,一位导演对着无线麦克风小声发出指令,声音瞬间通过无线频段接收器同步发送到每一个FM耳机中,广场上的学生们收到指令,行动整齐。
“向耳机单向传输音频信号,这只是FM耳机最基本的作用。”马昕说,“在合唱和献词的过程中,还能给不同的人传送不同的信号。”
为合唱团发送的声音信号相对简单,联合军乐团现场演奏的声音同步至合唱队员的FM耳机中即可。献词团对于声音信号的要求就相对偏高。马昕告诉记者,4名领诵学生佩戴的耳机跟其他人不同,这四只耳机只能听到导演的指令和自己的声音,在献词过程中能清晰地知道自己的音质和效果。“这4个领诵学生的表现至关重要,不能给他们的耳机输送其他学生的声音,那样会干扰他们的发挥。”
在团队表演中,大家会有“从众心理”,有一个人节奏快了,其他人很容易会被这个人带偏。所以,在千人献词团中,导演组提前选定节奏稳、声音好、表达准确的学生,引领其他人的节奏。他们均佩戴着微型话筒,声音不会传输到扩音器上,而是通过马昕和工作人员的调整,送到其他人的耳机上,让他们跟着耳机里的样板,踏着节奏,激扬却准确地完成献词。
据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