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胡亚华
本报讯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针对船员的“急难愁盼”问题,市水运事务中心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将学习党史同解决船员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船检便民服务工作做到船员的心坎上。
今年6月份以来,市水运事务中心组织力量通过实地走访衡东、常宁等地,召集客运企业、船舶维修企业等相关负责人举办座谈会,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在客渡船舶比较集中的地方由有资质的船厂或船舶维修企业设立临时船舶维修点,对船舶进行集中维修、检测;船舶维修企业在维修费用方面尽量减轻船员负担。这些便民举措,切实解决了船舶维修难、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衡东县草市镇现有客渡船39艘,今年需要船底外部检查的船舶达20艘,一些船舶的船检证书已经过期。在草市镇设立便民临时船舶维修点,不仅让草市镇沿河10多个村船员的烦心事在家门口得以解决,还确保船舶如期检验发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