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林
本报讯 为切实加强衡阳市疫情后常态化心理援助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我市精神心理专业人员及精防人员的心理危机干预水平与社会心理援助能力,规范社会心理服务,6月4日上午,衡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举办了衡阳市心理援助和干预能力提升培训班暨第三届心理促进活动人员培训。各县(市)区卫健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精神卫生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及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危机干预队成员共50余人参加培训。
衡阳市卫健委疾控科负责人对市精神卫生中心前段时间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指出各县(市)区精防工作当前形势的重要性及在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确实可行的解决方案。针对下一步的精防工作,他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在管患者的随访管理,加大对危险评估3级及以上患者或病情不稳定患者的管控力度,严防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事件发生,确保平安建设工作落到实处;要继续做好疫情后常态化社会心理服务工作,严格加强心理援助力度;要进一步加强各县(市)区精防工作质量控制与督导考核,协调相关部门落实好2021年“以奖代补”政策。他希望通过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和健康教育,引导动员居民共同参与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共同关注心理健康、关心心理障碍患者,给予有需求的人更多关心和帮助,为健康衡阳事业贡献力量。
“近年来,突发公共事件频发,突发公共事件由于不确定性强、影响面广、破坏性大、紧迫性高,极易引发民众心理行为波动、造成心理精神伤害。”衡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及二级心理咨询师雷飞燕副院长为大家授课。她通过危机事件中的心理创伤,讲述个体亲身经历创伤事件比目睹他人经历者更易产生“应激症状”,创伤后应激障碍将会严重影响个体的心理和社会功能。她通过社会心理援助与热线服务,介绍了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时由衡阳市精神卫生中心(衡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组建的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援助志愿团队。此外,雷飞燕采用“金鱼缸”技术流程,让大家都深入地思考了所谈的话题,不同的人从同一个视角看问题都能看到不同的深度和宽度,更有从不同的视角带来的不一样的思考。“金鱼缸”练习还强调带入当时的情景,用感性去体会当事人的情绪,通过这种共情能力可缓解和平和压力较大的高考生及家长的心情减轻他们的压力。
这次培训使参加培训的人员明确了做好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关系到社会稳定,关系到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其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参加培训的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认真履职、克服困难,把全市的精防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