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燕
周末,小姨打电话给我,问我有没有空,帮她守半小时小卖部。
小卖部的生意不好不坏,半小时内仅五个客人,其中有一个约摸七十岁的老人特别古怪,买了不少散装副食,每个品种都要求我给他称九两。
“为什么是九两?”我将食品放在秤盘上,一边看显示屏一边问老人。
“就九两。”老人简明扼要,没回旋余地。
“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你这丫头,怎么做生意的?年纪轻轻,这么八卦做什么?让你称九两,你称就是。”老人黑着脸,毫不客气。
小姨回来后,我禁不住吐糟:“真是个古怪的倔老头。”
小姨笑笑说:“你说的是蒋老头吧,确实有点倔。”
“他为什么每样东西都只要九两啊?多一两又加不了多少钱。”我实在好奇,钻起了牛角尖。
小姨查看了一下今日的账目,说:“蒋老头今天买了五样东西,共76.60元。如果每样都是买一斤,他要多付10.20元。少吃一两没什么感觉,多吃一两也没什么感觉。但是,每样东西都少吃一两,蒋老头今天就省了。”
“这老头还真是抠门。”我吐了吐舌头。
小姨摇摇头说:“蒋老头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挨饿,但即使这样,长大后他还是成了当地最先富起来的那一个。他富起来的秘诀就是‘九两’。每次购完物,他都会将一两物品的钱存起来。积少存多就存到一定的数目,改革开放后他用这笔钱进行小投资,得到收益后,他再慢慢扩大投资。现在,他虽然已经有了一家规模不小的公司,可他的购物习惯还是没有改变。”
我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