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熊建光
本报讯 近日,衡南县人民法院在一起涉嫌妨害公务罪一案中引入心理辅导治疗,积极帮助当事人在案件中化解怨恨、解开心结,为更好地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作出努力。
今年2月5日,恰逢茶市镇赶集的日子。为疏导交通,维持交通秩序,茶市镇人民政府组成联合执法队。当日,犯罪嫌疑人刘某在茶市镇购买年货时,其驾驶摩托车乱停乱放,堵塞街道交通,茶市派出所民警要求刘某将摩托车移开。面对正在依法执行职务的民警,刘某不听从劝阻,竟采取打耳光、脚踢方式殴打民警,其行为涉嫌构成妨害公务罪,依法应追究其刑事责任。
承办法官考虑到刘某家庭困难,父亲大额手术费需要偿还,母亲没有工作同时又患有精神病史,妹妹又辍学在家,每天仅靠父亲微薄的收入和低保勉强度日。
面对这种情况,承办法官不是一判了之,而是积极寻求多元解纷化解渠道,贴心引入心理诊疗,能让刘某认清错误,早日认罪认罚,接受审判,扛起这个贫困家庭的责任。
由此,承办法官决定邀请肖清真、张婷等心理辅导老师,尝试为刘某解开心结、化解怨恨。同时,邀请了刘某父亲的老战友和当地村干部、邻居担任调解员,共同做好教育挽救工作,帮助这个贫困家庭早日返回正常的生活轨道。
据了解,引入心理辅助治疗,是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基层法院案件数量增长快、案情渐趋复杂的新举措,衡南法院结合该院实际情况,从案件立案后便开展调解和疏导工作,对立案时情绪激动、需要心理疏导的当事人进行心理辅导;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官根据实际案情向当事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救助的建议,由当事人自行选择心理辅导,以促进家庭成员关系改善及案件矛盾纠纷的化解。
近年来,衡南法院紧紧围绕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不断推进案件审判机制改革,充分发挥人民法院在纠纷化解中的引领、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努力创建更高水平的基层平安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