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廖志辉
本报讯 “虽然只有5000元,但是这对于我一个残疾人来讲,却是一笔很大的钱。”近日,一起残疾人追讨货款案顺利执结。在常宁市人民法院荫田法庭见证下,被告兑现了全部货款,当事人谢某特地为办案法庭写了一份感谢信。
家住耒阳市长坪乡高岭村八组的谢某,2013年1月因车祸造成身体二级伤残,家庭经济因难,靠从桂阳、常宁两地选矿厂拉尾沙卖给沙场谋生。2019年11月9日,谢某在常宁市白沙镇某选矿厂预付5000元货款后,一直未拉到货,为退回货款谢某无奈向常宁市法院荫田法庭起诉。
法庭收案阅卷后,采取简案快审原则,立即排期开庭。开庭日被告未到庭,但考虑到谢某的情况,为让他免于奔波尽快拿到货款,法官并未当庭宣判,而是根据案件实情与被告多次沟通,释法明理,言明利害关系,并与被告建立了微信联系。5月18日22时,被告在微信上说“明天上午来庭付款。”5月19日,法庭立即通知原告来庭领款。拖欠一年多的货款,经过法庭耐心司法,在一个月内被追回。谢某非常感激,收款后向法庭写来感谢信:“虽然这是一件小事,但能体现出人民法官处处为人民着想、为人民做实事的责任担当。”
为推动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常宁法院荫田法庭践行学习教育和审判工作两促进,守土尽责,与法同行,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回应人民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司法需求,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