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蒸水小学264名衡阳晚报小记者昨近距离体验、感受非遗魅力 ●全市27个小记者站相继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收获大批粉丝
~~~衡山县举行科技创新大赛让中学生创意飞翔
~~~高新区举办科技创新政策宣讲培训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非遗进校园,晚报小记者被“圈粉”
●蒸水小学264名衡阳晚报小记者昨近距离体验、感受非遗魅力 ●全市27个小记者站相继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收获大批粉丝

  ■文/李   境

  图/通讯员   罗更须

  本报讯   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厚植家国情怀。昨日下午,由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与衡阳市歌舞剧团联袂主办的非遗进校园活动走进高新区蒸水小学,该校264名衡阳晚报小记者近距离体验、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多彩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润童心”。

  古典舞蹈《中华神韵》拉开活动序幕,舞蹈融合太极、武术等元素,充分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礼乐一体、互通兼容”的特性;歌曲《精忠报国》《等待》以高亢的旋律、动人的歌声感染着现场的小记者们;川剧变脸在稍纵即逝间通过不同脸谱的展示表达不同人物的心理变化;衡阳丝弦《四季花儿开》说唱穿插交替,让小记者们见证衡阳民间艺术瑰宝;音乐快板《衡阳创文三字经》寓教于乐,用通俗语言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美好愿景传递给大家。

  现场互动环节,小记者们详细了解了衡阳丝弦的历史、演变和道具,还在舞台上体验丝弦演奏的站位与发声。“衡阳丝弦是本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校园能成为传播它的沃土。”参与现场教学的衡阳丝弦传承人陈芳滨说道。

  据了解,非遗进校园活动本着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先后在全市27个小记者站开展,每个节目都很精彩,大批师生被“圈粉”。大家在体验这些项目后纷纷表示,中国传统文化充满了韵味,希望今后能继续学习、传承非遗项目。 

  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负责人介绍,此次活动与以前组织开展的剪纸艺术进校园、书法讲座、小小木工体验、船山书院采风、话中秋做月饼等活动一脉相承,均系衡阳晚报小记者俱乐部策划开展的弘扬传统文化主题的活动,旨在让孩子们充分认识到非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和深厚内涵,进而不断激发广大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年轻一代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09版:版面九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非遗进校园,晚报小记者被“圈粉”
窗缝脏了不用愁 清洁机器人显身手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非遗进校园,晚报小记者被“圈粉” 2021-05-27 2 2021年05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