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达到39.2万亿元,较2019年增加3.3万亿元,数字经济加速发展并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
白皮书分析,数字经济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数字产业化,即信息通信产业,具体包括电子信息制造业、电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互联网行业等;二是产业数字化,即传统产业应用数字技术所带来的产出增加和效率提升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工业互联网、两化融合、智能制造、车联网、平台经济等融合型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三是数字化治理,包括但不限于多元治理,以“数字技术+治理”为典型特征的技管结合,以及数字化公共服务等;四是数据价值化,包括但不限于数据采集、数据标准、数据确权、数据标注、数据定价、数据交易、数据流转、数据保护等。
白皮书称,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9.1%;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80.9%。产业数字化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强大引擎的同时,也缓解了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实体经济的负面冲击。
2020年,三次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其中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和40.7%,分别较2019年提升0.7、1.6和2.9个百分点。
白皮书指出,2020年,我国数字化治理多领域探索全面升级,体现在治理对象数字化转型加快、治理场景复杂化程度加深、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提升等方面,数字政府、数字孪生城市等案例涌现。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