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 境 图/林 闽
通讯员 胡诗丽 乔 群 奉 娟
本报讯 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4月27日,石鼓区五一路小学衡阳晚报小记者站联合五一街道来雁塔社区共同开展“聆听老兵故事 继承光荣传统”党史学习教育,五一路小学衡阳晚报小记者及社区服务工作者共60余人参加活动。
当天下午3时,老兵迈着有力的步伐,精神抖擞地进入会场,小记者们为老兵佩戴好红领巾并献上鲜花,表达心中的敬意。 现场,来雁塔社区的三位老兵雷章余、李炳星、秦武才分别回忆峥嵘岁月,激情讲述革命经历,生动再现了那英雄辈出、挥洒热血、艰苦奋斗的时代,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把自己的热血和青春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不管有多累都是值得的。”老兵们说,如今虽然青春不再,但热血未减,忆峥嵘岁月,仍然无悔。老兵们勉励小记者们,坚定信念,认真学习,力争上游。
“爷爷,您不怕危险吗?”“爷爷,您的这些勋章是怎么获得的?”“爷爷,您在战场上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小记者们纷纷向老兵英雄提问。“保家卫国,永不后悔。”“每一枚勋章都是用鲜血换来的。”“战场上最怕看到战友倒下。”……老兵们铿锵有力地回答小记者的提问。一问一答之间,小记者们备受鼓舞,纷纷表示,将努力克服成长路上的挫折,力争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为国家强大和人民幸福作贡献。
“铭记历史,让我们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唯有奋发图强,不断发展才有出路。”听完老兵的讲述,五一路小学校长何晓燕深受感动,她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前辈们拿生命争取的,希望全体小记者能继承光荣传统,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石鼓区五一街道党工委委员、政协联工委主任王朝顺表示,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向老英雄学习,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
雷章余
“我于1964年7月28日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南海舰队38401部队,是一名无线电技术侦察兵。”77岁的对越反击战老战士雷章余精神矍铄,声音激昂,他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凭借的是坚强的斗志和勇气,最终打败了敌人。“现在,我们的国力强盛了,国防力量日益强大,过去我们能战胜敌人,现在和将来也不会惧怕任何敌人。”雷章余动情地说。
深藏功名27载,曾8次参加地、空核武实验
李炳星
今年75岁的李炳星1965年8月入伍,当新兵的时候在甘肃,后面一直在新疆某部队服役。1984年从部队转业到衡阳电厂后,就居住在来雁塔社区。“当时,家人都不知道我具体在哪个部队。”李炳星说,直到27年后的199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87176部队出具的一份负伤证明,家人才知道其从事的是原子弹、氢弹的研究。直到这时,李炳星才将自己荣获的10余枚立功勋章拿出来。
李炳星曾历任雷达操纵员、班长、操纵长、副营长。1966年6月6日荣立个人三等功,此时距其入伍不足一年,先后8次参加地、空核武实验。“我不是英雄,条件艰苦不算什么,流血牺牲也不可怕,我只是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我任务。”李炳星说,他在部队的工作是绝密,纪律要求不能讲,所以当时家人也不知道。他勉励小记者们,锻炼好身体,学好本领,时刻准备报效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