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本报记者 周瑞华 通讯员 屈红芳
“雁峰烟雨实勘夸”,这是衡阳八景诗的第一句。那么,雁峰到底有什么魅力打动了古人,令他们把雁峰作为衡州八景之首呢?
静静地伫立在烟雨池畔,望着峰崖上镌刻的唐朝诗人王勃在腾王阁序中留下的佳句:“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不禁思绪万千。相传北雁南来,飞到衡阳就不再向南飞。于是,衡阳有了“雁城”的美称,这座衡州府城南的山峰被称为“回雁峰”,成为南岳衡山72峰之首。
眼下是人间四月天,身处市中心的回雁峰景区花团锦簇,绿树笼罩。大门后烟雨池上方的山岩上,有开国中将唐天际题写的“回雁峰”三个大字。一侧有个牌坊,上书“上达”二字,表明登山由此起步。牌坊后书有5个大字:莫作等闲观。作者用意颇深:意思是雁峰山虽不高,然则“有仙则灵”。里面绿树成荫、四季鲜花不断,景点众多:大门外有被誉为雁城标志的大雁铜雕,景区内有古刹雁峰寺、雁廊、雁壁,有此君轩,有回雁阁,还有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尤其是雁峰寺里香火不绝,游人如织。寺后还有碑廊,镌刻了历代文人骚客途经衡阳时留下的诗词,衡阳雅称“雁城”与这些名人的吟咏密不可分。
衡阳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哲学家、湖湘文化的杰出代表王夫之就出生在回雁峰下的王衙坪。王夫之自称“船山老叟”,后人尊称“船山先生”。他的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精髓,享有很高声望。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里有明清时期的雕花木床、木椅以及带补丁的蚊帐、被褥等船山先生的居家用品;北面展厅陈列有木屐、雨伞等物品及王船山毕生著作《船山遗书》和后人研究船山思想的部分作品。这个小小的公园,仿佛浓缩了衡阳半城的历史文化,难怪古人把回雁峰作为衡州第一景,这里当真是不能“作等闲观”的。若有闲,不妨按照雁峰区文旅部门精心推荐的游览线路仔细品味一番……
雁峰区文旅部门推荐 回雁峰游览线路
先抵达【回雁峰】北门,观看【大雁铜雕】——进入大门,登上台阶就是【烟雨池】——抵达【上达】牌坊——登上回雁峰,抵达【雁峰寺】——穿过【雁廊】行至【雁壁】,欣赏【雁雕】——步出雁峰寺,沿路行至景区中部的【此君轩】——瞻仰王船山出生地纪念馆——抵达【回雁阁】——从【南岳第一峰】牌坊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