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 骏
本报讯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衡东县霞流镇紧扣“真情为民办实事”,知行合一,将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的力量转化到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上来,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时代、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在白杨村,“党史小喇叭”把红色基因活化为可听、可读的“活教材”,同时,该村还编辑安全生产、良种选育、田间管理等技术资料,利用“党史小喇叭”广播宣传优势,为农民春耕提供“一站式”服务。
李花村在田间地头开设“流动课堂”,以接地气的语言、拉家常的方式定期向党员群众推送党史知识,带领党员群众一起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并通过“学党史、办实事”责任清单,用心收集群众在春耕生产、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日前,大村湾村正创造性地开展“党史+屋场垦谈”,切实把能为群众办实事的村民小组长找出来、选上来、用起来。该村聚焦“党史学习”与“现代治理”深度融合,创新实施党史+红色网格、党史+智慧治理、党史+多元化解、党史+关爱帮扶、党史+乡村振兴等5大融合举措,为全镇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提供经验。
白杨村的“党史小喇叭”、李花村的“流动课堂”、大村湾村的“党史+”系列正是霞流镇“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缩影,为让党史学习教育更加入脑入心,霞流镇各村(社区)因地制宜创新宣讲方式,既讲红色故事,又宣政策法规,更解群众难题,在创造特色的同时保证了高质量的学习质量,呈现出一片“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