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面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 出版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明草,自然的馈赠

  ■文/图  通讯员  彭建华

  对于清明草,我以前以为它只是清明时节所有“草”类的泛称。直到前年的清明节与朋友去踏青,才知道,大自然里还真有一种叫“清明草”的植物。

  那天,五六人沿着红旗水库两岸迤逦不断的青山,施然而行。久雨初晴,难得的阳光天气。碧山如洗,满眼青黛。空气格外清新,还弥漫着泥土与青草的香气。脚下的青草,每一根叶条,都挂着水珠,风一来便翩翩起舞。于是,阳光里,就活泛了无数晶莹的眼。

  突然,有人惊呼:“哇塞!好多清明草!”

  我放眼一望,这是一座山塘的堤坝,一大片区域里,铺满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草。我不说是青草,因为它们都是青灰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居然发着银色的光。“这就是传说中的清明草?”我只是在心里惊呼一声,然后轻轻拔出一棵,不待细看,便觉一种毛绒绒的触感,从手指上传来。

  一群人边摘清明草,边述说着清明粑的美味。他们告诉我,清明草是上等的野菜,不过真正用来做菜吃倒是很少,大多是做粑。一位朋友的妻子谙于此道,她说自己每年或摘或买,都要让家人吃上清明粑。

  踏青回来的第二天,应朋友之邀,特地去其家吃她亲手做的清明粑。这是我第一次吃,看那绿莹莹、皮糍糯、馅鲜香,无论颜色,还是味道,都还保留着清明草的纯真。再抹上一点食油,就有了春天般青翠欲滴的动感。吃的时候,蘸上白糖,咬在嘴里,回味无穷。

  这天,我见识了清明草的“庐山真面目”,不过,我还是不愿放弃曾经对清明草的那份认知。我相信,世上所有的草,在这惠风和畅的春季,都有着各自的使命,都是自然的馈赠。

  相关故事

  明朝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曾到白云山追寻建文皇帝的踪迹,在其不朽的经典《徐霞客游记》中为长顺清明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相传徐霞客到白云山时值清明时节,在附近农家做客时,有幸品尝了清明粑,立即盛赞清明粑为“素食之佳品”。

  清明粑,是居住在古称“五溪地区”的各族人民过春社节与清明节时食用的两种节日食品,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所谓“五溪”,指的是湖南西部沅江上游的五条主要支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版面一
   第A02版:版面二
   第A03版:版面三
   第A04版:版面四
   第A05版:版面五
   第A06版:版面六
   第A07版:版面七
   第A08版:版面八
   第A10版:版面十
   第A11版:版面十一
   第A12版:版面十二
   第A13版:版面十三
   第A14版:版面十四
   第A15版:版面十五
   第A16版:版面十六
扮靓美好家园
发展乡村旅游 扮靓美好家园
清明草,自然的馈赠
《耒阳古建筑》 正式出版
衡阳晚报版面四A04清明草,自然的馈赠 2021-04-09 2 2021年04月09日 星期五